正确答案: E
戒断综合征
题目:身体依赖性在中断用药后出现
解析:本题考查致依赖性药物的依赖性特征。身体依赖性是指药物滥用造成机体对所滥用药物的适应状态,一旦突然停止使用或减少用药剂量,导致机体已形成的适应状态发生改变,用药者会相继出现一系列以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为主的严重症状和体征,呈现极为痛苦的感受及明显的生理功能紊乱,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此即药物戒断综合征,故本题答案应选E。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由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出版的《Handbook on injectable Drug》袖珍本的中译本是
《注射药物手册》
解析:药品注射剂使用指南
[单选题]用标准氯化钠溶液(10ugcl/ml),为使氯化物所显浑浊度,纳氏比色管中含氯(cl)量的适宜范围是
50~80ug
解析:本题考查氯化物检测法的计算。标准氯化钠溶液每1ml相当于0.0lml的Cl。在测定条件下,以50ml中含50~80ug的Cl为宜,相当于标准氯化钠溶液5~8ml.此范围内氯化物所显浑浊度明显,便于比较。故此题适宜范围=浓度10ug/ml×体积(5~8)ml=50~80ug。
[多选题]儿童服用可发生牙齿变色的药物是
盐酸土霉素
多西环素
盐酸美他环素
解析:根据题干直接分析,盐酸土霉素、多西环素、盐酸美他环素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易与牙齿络合,儿童服用可发生牙齿变色,氯霉素易发生骨髓抑制作用,环孢素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故本题选A、B、C。
[多选题]大环内酯类的不良反应包括
胃肠道反应
肝毒性
心脏毒性
耳毒性
前庭功能受损
解析:大环内酯类毒性较低,一般很少引起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红霉素口服或静注均可引起胃肠道反应。新大环内酯类发生率较红霉素低,亦能耐受。临床症状可见腹痛﹑腹胀﹑恶心。2.肝损害:以胆汁淤积为主,亦可致肝实质损害,可见阻塞性黄疸﹑转氨酶升高等。红霉素酯化物易发生,发生率高达40%。本类其他药物发生率较低。肝功能不良者禁用红霉素。3.耳毒性:耳聋多见,先为听力下降,前庭功能受损。剂量高于每日4g,易发生;用药两周时出现;老年肾功能不良者发生多。4.心脏毒性:为一特殊不良反应,表现为心电图复极异常,即Q-T间期延长﹑恶性心律失常﹑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可出现昏厥或猝死。静脉滴注速度过快时易发生。
[单选题]减少尿酸排泄,引起高尿酸血症的是
氢氯噻嗪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物作用。利尿剂可增加近曲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减少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泄,可致高尿酸症。
[多选题]关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必须选择杀菌剂,首选头孢类
应在术前0.5~2h给药
一般使用静脉滴注方式,滴注时间为30分钟左右
术后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清洁手术,无明显高危因素时可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解析: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主要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预防用药原则:清洁手术(I类切口):手术脏器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但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4)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清洁-污染手术(II类切口):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部位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通常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污染手术(III类切口):已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污秽-感染手术(IV类切口):在手术前即已开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术后继续,此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单选题]临床诊断能作为肾脏实质性病变的尿常规检查项目是
尿沉渣管型
解析:由此题可掌握的要点是尿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尿酮体(A)多见于糖尿病酮尿;尿胆红素(B)显示肝细胞损伤;尿沉渣结晶(C)多来自于食物中的无机盐;尿沉渣管型(D)是尿液中的蛋白在肾小管内聚集而成的,可提示肾脏实质性病变;尿沉渣白细胞(E)多见于泌尿系统感染等。备选答案A、B、C和E均不符合题意,因此,此题的正确答案是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