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溶血反应
题目:患者,男,17岁。无输血史,因车祸股骨粉碎性骨折入院,临床医师申请备血1200ml。检验正定型为A型(玻片法),Rh(D)阳性,反定型未做,交叉配血使用盐水法,且凝集结果未在显微镜下观察。输血1000ml。约4h后患者出现皮肤潮红,头痛,腰痛,发热,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试管法复查血型为B型。经临床给予抢救,病情稳定,治愈后出院。
解析:3.玻片法做血型鉴定往往不准确,对结果有怀疑,应用试管法重新实验,起码应该在显微镜下观察凝集结果。另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检出不配合的IgM型抗体,而不能检出IgG型抗体。所以,本例属于血型鉴定错误,B型鉴定为A型,导致受血者血清中的抗A抗体结合供血者红细胞上的B抗原,激活补体,引发溶血反应。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在ISBT128条码中的每一个条码特征都有3个分开的自我校验机制",体现了ISBT128条码的哪项特征
数据保险
[单选题]临床应用的器官移植不常见于
脑
解析:器官移植的临床应用:(1)心脏移植:由各种病因导致的心脏衰竭的患者,心脏移植是唯一的治疗方法。(2)肺脏:终末期良性肺部疾病的患者,经过内科保守治疗无法治愈,但估计尚有1~3年存活希望,可考虑进行肺移植手术来改善身体状况。(3)肝脏:处于良性肝病末期,经过内科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无法治愈的患者,肝脏移植是唯一的方法。(4)肾脏:各种病因导致肾脏损害并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时,最终出现尿毒症。尿毒症患者延续生命的方法之一为肾脏移植。(5)胰腺:主要应用于治疗糖尿病(晚期)、1型糖尿病和胰切除后糖尿病等。胰脏移植多数是与肾脏移植同时进行的。除了上述器官,尚有脾脏、小肠等疾患者也可通过接受移植手术获得治愈。
[单选题]关于抗-A抗-B试剂效价正确的是
≥128
[单选题]关于骨髓造血干细胞保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非冷冻保存一般将骨髓保存在4℃冰箱中,不需要任何处理,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单选题]关于献血者联谊说法不正确的是
血站不允许建立这个组织
[单选题]MAP红细胞保存液是在SAGM配方中加入了
磷酸盐
[单选题]以下指标中哪种数可用来描述数值变量的离散程度
标准差
解析:本题考点是离散趋势指标应用。本例中只有标准差是离散趋势指标。
[单选题]下面不是献血对人身体的有益之处的是
减肥
解析:经常献血,还可有利于改善血液的黏度。通过经常献血,可以减少了体内一部分黏稠的血液,再通过正常的饮水,补充了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释,不仅降低血液的黏稠度,而且使血液流速加快,有助于提高供氧能力。另外,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激发骨髓将储备的成熟血细胞释放至外周血,同时也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促使血细胞的生成。经常按规定期限献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