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介入显像

题目:通过药物、运动或生理刺激干预以后,再进行的显像称为

解析:在常规显像的条件下,通过药物或生理刺激等方法,增加对某个脏器或组织的功能刺激或负荷,观察脏器或组织对刺激的反应能力,以判断病变组织的血流灌注、储备功能情况,并增加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之间的放射性分布差别,提高诊断灵敏度的一类显像方法称为介入显像。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哪种情况在全身骨显像图像上表现为“热区” ( )
  • 骨肉瘤


  • [单选题]1贝可(Bq)等于每秒的核衰变次数为
  • 1次

  • 解析: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制单位是贝可勒尔( Becquerel),简称贝可(Bq)。1Bq等于每秒一次核衰变。

  • [单选题]肺灌注显像的原理为:
  • 肺毛细血管暂时嵌顿

  • 解析:由于肺毛细血管的直径约为10μm,故自静脉内注入10~60μm直径的放射性颗粒后,这些颗粒随血流暂时随机地嵌顿于肺毛细血管床。利用放射性颗粒在肺毛细血管内暂时嵌顿的原理,可以得到肺血平面影像或断层影像。

  • [多选题]骨骼各部位聚集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剂的多少,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 )
  • 骨有机质代谢

    骨血流

    骨神经

    骨无机盐代谢

    成骨细胞活跃程度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急诊医学(正高) 中医骨伤科学(正高) 急诊医学(副高) 口腔修复学(副高) 核医学(副高) 胸心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9)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代码:209) 中医临床三基(护士) LA医师 药学(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