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G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

题目: 患者男性,58岁。因欲行“肠镜”检查,发现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HCV)阳性,谷丙转氨酶(ALT)正常,无自觉不适。25年前(1989年)曾因外伤输血800ml。既往体健,无烟酒嗜好。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清合作,一般情况尚可,肝掌(+),未见蜘蛛痣,余无异常发现。

解析:HBsAb(+)HBeAb(+)HBcAb(+)为既往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标志,病毒已经被清出血液,但肝细胞核中可能仍有复制模板。1989年HCV被日本学者发现,当时供血员不筛查HCV,所以被输血者可能患丙型肝炎。但慢性HCV感染的临床过程隐匿,患者肝功能可正常,且抗-HCV不是常规的体检项目,所以多数患者发现均较晚。慢性丙型肝炎的标准治疗是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少尿期限制入水量,一般是前1日的出量加400~500ml

  • 解析: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一般持续5-6天,可自行退热,如有高热可用物理降温,或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吲哚美辛(消炎痛)类解热镇痛药有对抗前列腺素作用,引起肾小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进一步减少肾血流量和促进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加速病情进展。此外非甾体消炎药还可加重胃肠道症状和出血,因此应避免使用。低血压主要是由于大量血浆外渗,血容量不足所致,纠正休克主要通过补充血容量,通常使用右旋糖酐10(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平衡盐液,本期持续时间短,通常为1~3天,很快进入少尿期,在少尿阶段,外渗液体又重新回流入血管内,使循环血量增多,因此在低血压期如果补液过多,加上病人尿量少,很容易诱发或加重高血容量综合征,出现肺水肿及心力衰竭。因此,休克期补液宜适量,使收缩压维持在13.3kPa(100mmHg)上下即可。少尿期出血现象常很突出,甚至可引起消化道出血,通常处理是输血或输血小板,口服去甲肾上腺素(等渗氯化钠液稀释)或口服或静脉注射奥美拉唑。导泻虽可伲进尿素氮从肠道排出体外,减轻氮质血症,但导泻药大多刺激肠蠕动,不利于止血,应避免使用。多尿期治疗主要是补充足量液体和钾盐,纠正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 [单选题]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的标准是
  • 血压≥140/90mmHg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心血管内科(正高) 血液病(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正高) 病理学(副高) 中医护理(副高) 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3) 骨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8) 医学临床三基(护士) 中医临床三基(护士) 医师定期考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