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肾小球滤过膜改变

题目:大量蛋白尿说明

解析:肾小球滤液经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滤过。毛细血管壁由有孔的内皮细胞、肾小球基底膜和足细胞构成,足细胞是中、大分子量蛋白漏出的重要屏障,足细胞病典型的表现为蛋白尿。因此本题选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胰头癌晚期出现持续性剧烈腹痛,向腰背部放射,是因为
  • 肿瘤侵及腹腔神经丛

  • 解析:疼痛是胰头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早期因胰管梗阻出现上腹不适,或隐痛、钝痛、胀痛,常位于中上腹深处略偏右。中晚期肿瘤侵及腹腔神经丛,出现持续性剧烈腹痛,可向腰背部放射,夜间或仰卧时加重,影响睡眠和饮食。

  • [单选题]女孩,5岁。左胫骨上端持续性疼痛5天,临床诊断为急性骨髓炎,拟行局部穿刺进一步确诊下列方法不正确的是
  • 穿刺针应依次进入骨髓腔

  • 解析:急性骨髓炎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起始于长骨的干骺端,成团的细菌在此处停滞繁殖。在发作初期,病灶尚局限于干骺端,穿刺针进入骨髓腔将使感染扩散至髓腔。因此选项D的说法是错误的。

  • [单选题]32岁,男性患者,52天前,右前臂因锐器刺伤,经清创缝合,现伤口愈合,但遗有爪形手畸形和骨间肌萎缩,该患者最可能的损伤为
  • 尺神经损伤

  • 解析:尺神经损伤后手的尺侧、小指全部、环指尺侧感觉均消失。主要表现为骨间肌、蚓状肌、拇收肌麻痹所致环、小指爪形手畸形及手指内收、外展障碍和Froment征以及手部尺侧半和尺侧一个半手指感觉障碍,特别是小指感觉消失,出现爪形手的表现。故选C。

  • [单选题]小儿受结核菌感染多长时间后作结核菌素试验即呈现阳性反应
  • 4~8周

  • 解析:结核分枝菌感染后需4~8周才建立充分变态反应。小儿受结核菌感染4~8周后作结核菌素试验即呈现阳性反应

  • [单选题]男孩,3岁,体重16kg。双下肢被开水烫伤。查体:BP85/60mmHg,烦躁不安,双下肢(包括臀部)Ⅱ度烧伤,尿量15ml/h。第一个24小时应补充胶体液的量为
  • 600ml

  • 解析:儿童双下肢烧伤面积计算:9×5+1-(12-年龄)=37。伤后第一个24小时,每1%烧伤面积(Ⅱ度、Ⅲ度)每千克体重应补胶体和电解质液共1.5ml(小儿2.0ml)。胶体(血浆)和电解质液(平衡盐液)的比例为0.5:1,广泛深度烧伤者其比例可改为0.75:0.75。另加以5%葡萄糖溶液补充水分2000ml(小儿另按年龄、体重计算),总量的一半应于伤后8小时内输入。第二个24小时,胶体和电解质液为第一个24小时的一半,水分补充仍为2000ml。37×2×16/2=592,约600ml。

  • [单选题](2004)使基础代谢率增高的主要激素是
  • 甲状腺激素

  • 解析:甲状腺激素为氨基酸衍生物,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呼吸,心律加快,产热增加。

  • [单选题]询问病史的道德要求是
  • 全神贯注

  • 解析:询问病史的道德要求是全神贯注。

  • [单选题]上尿路结石出现血尿的特点是
  • 活动后绞痛并有血尿

  • 解析:上尿路结石血尿常与腰痛同时出现,患者多出现腰部钝痛,活动后诱发或加剧;多为镜下血尿,也可为肉眼血尿,活动后血尿加重。因此选B。

  • [单选题]男,45岁。反复肝功能异常多年,尿少、双下肢水肿2年,加重2周。口服呋塞米20mg,3次/日,尿量由500ml/d增至3500ml/d。1天来昏睡,呼之有反应。患者意识障碍最可能的原因是
  • 肝性脑病

  • 解析:肝性脑病的诊断依据主要有:①严重肝病和(或)广泛门体侧支循环建立;②有肝性脑病的诱因,如上消化道出血、感染等;③精神紊乱、昏睡或昏迷;④明显肝功能损坏或血氨增高;⑤扑翼样震颤和典型的脑电图改变有重要参考价值。根据该患者的临床表现可知最可能的原因是肝性脑病。故本题选C。

  • 推荐下载科目: 儿童保健(正高) 理化检验技术(正高) 泌尿外科学(副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副高) 口腔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4) 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5)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6)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代码:105) 辽宁初级药士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