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在深水压力下,气瓶中氮气大量溶解于血液中,产生类似麻醉的效果
题目::为防止氧气中毒,潜水员在水中携带的气瓶中存放的不是氧气,而是压缩空气,但即使如此,下潜深度过大,潜水员依然会出现类似醉酒的情形,行动力、判断力均受很大影响,其原因是()。
解析:当压力增加时,空气溶入血液的量变多,氮相对残留在体内的量就越多。当氮含量超过某个量时(每人体质不同),便会产生氮醉的现象。这种现象所产生的症状跟喝醉酒很像,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有些人会情绪高亢,有些人会情绪低落或是不安,统称为氮醉。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互文:修辞格之一。在连贯性的话语中,将本应合在一起说的两个词语,分开拼在上下两句中或一句的上下段中,参互成文. '合而见义,如“主人下马客在船”,应理解为“主人和客人共同下了马,来到了船上”。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解析:理解“互文”定义关键是把握两个词语可以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他们能够共用一个谓语。 A 、 B 、 C 都可以。 D “映阶碧草”和“隔叶黄鹉”不能合在一起,因为“草”不能“好音” , “黄鹏”不能“春色”,所以 D 不属于互文手法。
[单选题]如图,在单位网格纸上有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13.5平方单位
解析:39.A【解析】长方形的总面积为6×8=48,三角形外部的总面积为:6+5×6× +7×3× +3×2× =34.5,三角形的总面积为48-34.5=13.5,所以答案为A项。
[单选题]音乐意义的不确定性使生活在秩序世界里的人忐忑不安。忐忑不安的人总是会期待着在非确定的世界里获得确定感。于是人们便开始对音乐进行追问,甚至用种种似是而非、貌合神离、有牵强之嫌的确定性来进行规定,对一部部音乐作品做出解释。
音乐的不确定性引发人们对其进行解释
解析:35.B [解析]主旨题, 考查考生对文段总结概括的能力。文段首先提出音乐包含的不确定性引起人的忐忑不安,接着讲了这种忐忑不安引发人们对音乐赋予确定感,即对音乐进行解释, 即使这种解释往往不准确,但只有解释才能消除人们的不确定感。A和C项以偏概全,只对文段的某一方面进行了概括。D项过于概括,没有提到“音乐”这一文段的关键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8选项。
[单选题]水池装有一个排水管和若干个每小时注水量相同的注水管,注水管注水时,排水管同时排水,若用】2个注水管注水,8小时可注满水池,若用9个注水管,24小时可注满水,现在用8个注水管注水,那么可用( )注满水池。
72小时
解析:设每个注水管每小时注水为l,12个注水管8小时注水l2×8=96;9个注水管24小时注水24×9=216。那么排水管每小时排水为(216—96)÷(24—8)=7.5。那么水池里可以装水l2×8—7.5×8=36。如果用8个注水管注水,需要的时间则为36÷(8—7.5)=72小时。
[单选题]:(1)挪动凳子 (2)屋子变亮了 (3)脚绊了一下 (4)妹妹走进屋 (5)灯被打开
4—3—5—2—l
[单选题]行政机关对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的( )。
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受理,必要时,可以直接受理
解析:]《行政复议法》第20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的,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受理;必要时,上级行政机关也可以直接受理。
[单选题]把一根钢管锯成 5 段需要 8 分钟,如果把同样的钢管锯成 20 段需要多少分钟?
38 分钟
解析:锯成5段只需要锯4次,即每次需要2分钟,而锯20段需要锯19次,19×2=38,所以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