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肠易激综合征

题目:患者女,45岁,反复发作性腹泻10年就诊,多在工作紧张时发作,表现为晨起腹泻3~4次,伴排粪前腹痛,排粪后缓解,体重无明显变化。近期由于更换工作上述症状再次发作并有所加重,排粪5~6次/d,有时伴有黏液,自述口服黄连素有效,但是停药后症状反复。

解析:3.肠易激综合征具有临床表现并通过实验室和辅助检查手段除外肠道器质性疾病者可考虑IBS的诊断。诊断肠易激综合征的罗马Ⅲ标准: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最近3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天出现症状,并且符合以下2条或多条:①排便后症状缓解;②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改变;③发作时伴有大便性状(外观)改变。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疼痛和(或)不适出现的频率至少为每周2天。故选: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感冒病情较轻时称为( )
  • 伤风


  • [多选题]肝性脑病的诊断依据为( )
  • 严重肝病或广泛门体侧支循环

    肝性脑病的诱因

    精神紊乱、昏睡或昏迷

    明显肝功能损害或血氨增高

    扑翼样震颤和典型脑电图改变有重要参考价值

  • 解析:1. 由于各种原因的慢性肝病、肝硬化或门体分流术后引起,常有肝细胞变性坏死,A正确。2. 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很多,如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使用安眠、镇静、麻醉药,便秘、尿毒症、感染或手术创伤等。B正确。3继智能障碍后即出现比较明显的意识障碍,由嗜睡、昏睡逐渐进入昏迷状态,各种反应、反射均消失。也有由躁狂状态逐渐进入昏迷者。C正确。4.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血氨测定 约75%HE病人血氨浓度呈不同程度增加,在慢性型病人增高者较多,急性型病人增高者较少。但血氨升高,并不一定出现肝性脑病,所以血氨浓度升高,对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D正确。5.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变化对本病诊断与预后均有一定意义。正常脑电图波幅较低,频率较快,波型为α波。随着病情的变化和发展,频率减慢,波幅逐渐增高,波型由α波变为每秒4~7次的θ波则提示为昏迷前期,如变为对称的、高波幅,每秒1.5~3次的δ波则为昏迷期表现。扑翼样震颤:是肝性脑病最具特征性的神经系统体征,具有早期诊断意义。E正确。

  • [多选题]大肠癌的癌前病变有 ( )
  • 大肠腺瘤性息肉

    家族性息肉病

    溃疡性结肠炎

    绒毛状腺瘤

    克罗恩病

  • 解析:大肠癌的癌前病变有大肠腺瘤性息肉、家族性息肉病、溃疡性结肠炎、绒毛状腺瘤、克罗恩病。故选:ABCDE。

  • [单选题]阴虚火旺型心悸可出现( )
  • 心烦少寐


  • [多选题]放射性胃肠道损伤的可能发病机制是
  • 上皮细胞增生受抑制

    肠黏膜下小动脉受损

    肠壁组织受损

    胶原再合成受抑制

    肠道细菌的侵入

  • 解析:1.肠上皮细胞增生受抑制这些细胞在分化后失去分裂的能力并逐步移向肠粘膜表面。放射线抑制这些细胞的增殖,使肠粘膜发生特征性的急性病变。2. 肠粘膜下小动脉受后小动脉的内皮细胞以放射线很敏感。大剂量放射治疗使细胞肿胀、增生、纤维样变性,引起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静脉内膜炎,因此产生肠壁缺血和粘膜糜烂、溃疡。肠道内的细菌侵入使病损进一步发展。3.肠壁组织受损。肠壁组织经广泛持续照射后引起水肿,肠壁各层均有纤维母细胞增生,结缔组织和平滑肌呈透明样变化,最后导致纤维化、肠管狭窄、粘膜面扭曲和断理解,因此放射线产生的肠道改变可从可逆性粘膜结构改变直至慢性纤维增厚,伴有溃疡的肠管,甚至引起肠梗阻。故ABCDE正确。

  • [多选题]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症包括
  • 肠大出血

    中毒性巨结肠

    肠穿孔

    直肠结肠癌变

    肠梗阻

  • 解析:一、中毒性巨结肠 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广泛严重,并累及肌层及肠肌神经丛时,可发生中毒性巨结肠。国外报告见于15%的病人,国内少见。常见诱因为大量应用抗胆碱能药物、麻醉药及低血钾等。临床表现为病情急剧恶化。毒血症明显,结肠腔扩大,引起急性结肠扩张,出现鼓肠、腹部压痛、肠鸣音消失。此并发症预后很差。易引起急性肠穿孔、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等。二、结肠癌变 ,国内发生率较低。癌变主要发生在重型病例,其病变累及全结肠和病程漫长的患者。三、结肠大出血 发生率约3%,多见于严重型及暴发型。四、其他 结肠假性息肉,结肠狭窄,肠梗阻,肛门周围瘘管和脓肿等。

  • [单选题]炙甘草汤中,治疗心悸、脉结代之君药是( )
  • 炙甘草


  • [多选题]对于萎缩性胃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中度异型性增生是可逆性病变

    异型增生部位多检测不出幽门螺杆菌

    多灶萎缩性胃炎萎缩和肠化生多起始于胃窦,继而波及胃体

    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多局限于胃窦

  • 解析:萎缩性胃炎的肠化和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经适当治疗后可以改善,甚至逆转,但应定期作内镜检查随访。重度不典型增生为癌前病变,需预防性手术切除。Hp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慢性胃炎Hp检出率54%,异型增生部位多检测不出幽门螺杆菌。多灶萎缩性胃炎萎缩和肠化生多起始于胃窦。自身免疫性胃炎萎缩与肠化生多在胃体。幽门螺杆菌定植于胃窦,引起的胃炎多局限于胃窦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内分泌(正高) 妇产科(正高) 放射卫生(副高) 卫生毒理(副高) 肿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2) 职业卫生主治医师(代码:363) 中医护理学(护师)(代码:204) MRI技师 公卫执业医师 中药学(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