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胸腔穿刺排除积血
题目:男,25岁。伤后12小时,脉搏100次/分,血压16.0/10.7kPa,呼吸30次/分,伤侧胸腔有积液征,胸穿抽出血液,静置后血不凝固,主要治疗是
解析:血胸患者,受伤已12小时,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无呼吸困难,胸穿抽出不凝固血液,估计出血已停止,出血量不多,其主要治疗是胸腔穿刺排除积血,减少感染机会。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关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保持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正常反应
解析:糖皮质激素对血管平滑肌的收缩有明显的允许作用。糖皮质激素在体内还有很多其他作用,例如:促进蛋白质分解、促进脂肪分解、促进糖原异生和使外周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以及增强骨髓造血功能导致血中红细胞和其他有形成分数量增加等。
[单选题]女,17岁,两周前感冒,一天来胸闷、气短、头晕,行走时出现眼前发黑。查体BP 85/50mmHg。心律不整,心率36次/分、心电图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多源性室性心律,应选用的最佳治疗方案是
立即植入临时起搏器
解析:患者心动过缓,并出现胸闷、头晕、眼前发黑等心脑组织缺氧的症状,血压偏低,心电图呈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多源性室性心律。结合患者为年轻女性,两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其病因诊断最大可能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并发重症心律失常。由于患者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律为多源性的室性心律,其起搏点极为不稳定,随时有可能出现心脏骤停或心室纤颤。同时患者已经出现了心脑供血不足的临床征象,血压低,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提高心室率,保持稳定的心律。对于本例患者最佳的治疗应是立即植入心内膜起搏电极行临时心脏起搏,确保稳定的心室律和心室率。
[单选题](2002)预防医学是研究
人体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宏观与微观的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门医学科学。研究人体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单选题](201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遗传性
解析:传染病有4种基本特征:(一)有病原体,(二)有传染性,(三)有流行病学特征,(四)有感染后免疫。
[单选题]不符合神经症共同特点的是
症状可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
解析:神经症患者仍有不少共同之处而使其有别于其他类别的精神障碍。①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心理社会应激因素与神经症的发病有关。许多研究表明,神经症患者在病前较他人遭受更多的应激性生活事件,主要以人际关系、婚姻与性关系、经济、家庭、工作等方面的问题多见。一方面可能是遭受应激事件多的个体易患神经症;而另一方面则可能是神经症患者的个性特点更易于对生活感到"不满",对生活事件更易感,或者是其个性特征易于损害人际交往过程,从而导致生活中产生更多的冲突与应激。②病前常有一定的人格基础:研究表明,在遭遇相同应激事件的群体中,最后发展成神经症者毕竟是少数,提示个体的易感素质或性格特征对于神经症有重要的病因学意义。③症状没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为基础。④社会现实检验能力未受损害,社会功能相对完好神经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相对完好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理解:一方面,相对于重性精神病的发作期而言,多数神经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是完好的,即使在疾病发作期,他们一般能自理生活,甚至能勉强坚持工作或学习,他们的言行通常都保持在社会规范所允许的范围以内;另一方面,如果与正常人比或与患者病前相比,其社会功能只能是相对完好,他们的工作、学习效率和适应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此外,社会功能相对完好是从神经症这一群体水平来考虑,并不排除某些神经症患者可能有严重的社会功能障碍。⑤一般没有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⑥一般自知力完整,有求治要求。
[单选题]经胃十二指肠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应在3~4天后达到全量,即一天的营养液总量,应是
2000ml
解析:不能口服的患者,可经胃管或胃十二指肠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为使肠道适应高渗肠内营养液,制剂的浓度、速度应逐渐增加,一般3~4天后达全量,胃肠才能适应,不致发生恶心、饱胀不适等。一般营养液用24%的浓度,一天总量约在2000ml最为适宜,胃肠可以耐受,并能满足患者对营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