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题目:食用新鲜蚕豆发生溶血性黄疸患者缺陷的酶是
解析:此病称"蚕豆病",是遗传性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造成的。患者食用新鲜蚕豆后突然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G-6-PD有保护正常红细胞免遭氧化破坏的作用,新鲜蚕豆是很强的氧化剂,当G-6-PD缺乏时,则红细胞被破坏而致病,D正确,其他选项皆错,故选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梗死灶呈地图状改变的脏器是
心
解析:记忆型考题,发生于脾、肾梗死灶呈锥形,尖端向血管阻塞的部位,底部靠脏器表面,浆膜面常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物被覆。心肌梗死灶呈不规则地图状。这里多说几句:心、肾、脾和肝等器官梗死为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较干燥、质硬、表面下陷。脑梗死为液化性坏死,新鲜时质软疏松,日久后可液化成囊腔。出血性梗死常见于肺、肠等具有双重血液循环,组织结构疏松伴严重淤血的情况下,因梗死灶内有大量的出血,故称为出血性梗死,又称为红色梗死。
[单选题]女,58岁。反复心前区疼痛1年,常在凌晨时发作,持续约20~30分钟,含服硝酸甘油10分钟内可缓解。胸痛发作时,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抬高0.4mV,疼痛缓解后ST段恢复至导电位线。日常体力活动时无胸闷和胸痛发作。运动负荷试验阴性。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变异型心绞痛
解析:本题为鉴别诊断题。本例心绞痛常凌晨发作,发作时胸前导联ST段抬高,缓解后ST段恢复正常,运动负荷试验阴性,符合变异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所致,心绞痛发生在休息时,发作有定时,多在半夜或凌晨,伴心电图相关导联ST段抬高,呈单相曲线,缓解期ST段即恢复。运动或情绪刺激不会诱发,运动负荷试验常阴性。卧位型心绞痛虽也发生在卧位休息时,但不伴心电图ST段升高,而且运动试验呈阳性结果,其他类型心绞痛为劳力性,与本例不符。
[单选题]不符合门静脉血流受阻后病理生理变化的是
肝性脑病
解析:肝性脑病是由于自身血流短路或手术分流,使大量门静脉血流不经过肝细胞,或肝实质细胞解毒功能减弱,致使有毒物质直接进入体循环,从而对脑产生毒性作用并出现精神神经综合征。
[单选题]下列关于麻醉药品处方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执业医师不需考核,只要注册就可以具有麻醉药品的处方权
解析: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医务人员必须是取得主治医师任职资格,或按规定经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的培训、考核,经考核合格,并在医院注册从业的执业医师,才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权(资格)。
[单选题]男性,49岁,刺激性咳嗽5个月,视物不清10天,胸片示左肺上叶尖段边缘直径8cm不规则块状阴影,此病变造成的颈交感神经综合征不包括
声音嘶哑
解析: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又称Horner综合症,是由于交感神经中枢至眼部的通路上受到任何压迫和破坏,引起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睑下垂及患侧面部无汗的综合征。据受损部位可分为中枢性障碍、节前障碍及节后障碍的损害。
[单选题]患者,男,18岁,咯血1周,进行性尿量减少伴恶心,呕吐4天,BP145/105mmHg,Hb89g/L,尿RBC40~50/HP,尿蛋白2.5g/d,血肌酐477mmol/L,B超示双肾增大,引起咳血量可能的机制是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介导肺损伤
解析: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又称抗基膜性肾小球肾炎、Goodpasture综合征或Goodpasture病。它是由抗基膜抗体导致的肾小球和肺泡壁基膜的严重损伤,临床表现为肺出血、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和血清抗肾小球基膜(GBM)抗体阳性三联征。多数患者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凶险。
[单选题]关于药物副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与药物作用选择性低有关
解析:副作用是由于药物的选择性低,作用广泛,治疗剂量时就会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难以避免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