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艰难梭菌

题目:引起假膜性肠炎的病原体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如菌落传代时发生表型变异,为恢复其原始特性可使用的方法是
  • 易感动物转种

  • 解析:表型变异是指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下产生的变异,其基因结构未改变,当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去除后,变异的性状又可复原。菌落传代时发生的表型变异,可以进行易感动物转种,恢复其原始生长条件,即可恢复其原始的特性。

  • [多选题]构成病毒持续感染的机制可能是
  • 病毒抗原性变异

    病毒基因整合

    DIP形成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遗传因素


  • [单选题]灭活疫苗优于减毒活疫苗表现在:
  • 疫苗保存期长,易于运输

  • 解析:减毒活疫苗不稳定,不易于保存和运输;

  • [单选题]化妆品细菌总数检验时,在培养基中加入TTC的作用是
  • 便于区别化妆品中的颗粒和菌落

  • 解析:化妆品一般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在进行细菌测定前虽然经过处理,但有时还会存在极难溶解的颗粒,颗粒易与细菌菌落相混,影响计数的准确性。可在培养基中加入氯化三苯四氮唑(TTC),培养后如系化妆品的颗粒,不见变化,如为细菌,则生成红色菌落。

  • [单选题]Hfr菌与F-菌进行接合时,转移的基因主要是:
  • 染色体基因

  • 解析:带有F质粒的细菌称为F+菌。当F+菌与F-菌杂交时,F质粒可转移到F-菌中。F质粒进入受体菌后,能单独存在和自行复制,但有小部分可插入到受体菌染色体中,与染色体一起复制。整合后的细菌能高效地转移染色体上的基因,该菌被称为高频重组菌(highfrequencyrecombinant,Hfr)。当Hfr菌与F-菌杂交时,F质粒起发动转移作用,能通过性菌毛,高效率地转移供体菌不同长度的染色体片段给受体菌,之后进行基因重组。因F质粒位于染色体末端,最后进入F-菌,因此,F-菌获得F质粒的机会是很少的。Hfr菌中F质粒也可从染色体上脱落,并可能带有整合位点邻近的染色体基因,这种F质粒称F′质粒,带F′质粒的细菌称为F′菌。F′菌与F-菌杂交后,可使F-菌获得F质粒和供体菌的基因。这种通过F′质粒的转移过程称为性导。附加体是既可自主复制又可与细菌染色体整合并一起复制的一种质粒。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神经内科(正高) 中医内科学(正高) 呼吸内科(副高) 内分泌学(副高) 小儿内科学(副高) 泌尿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1) 中医全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2) 消毒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5) 住院医师规培(皮肤科) LA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