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冠状位扫描基线与听眦线垂直

题目:关于颅脑CT扫描的描述,正确的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多层螺旋CT重建预处理的方法是
  • 优化采样扫描

    Z轴滤过长轴内插法

    扇形束重建

    多层孔束体层重建

  • 解析:多层螺旋CT重建预处理方法通常有优化采样扫描,Z轴滤过长轴内插法,扇形束重建,多层孔束体层重建。

  • [单选题]不属于MRI优势的是
  • 对骨皮质病变及钙化灶比较敏感

  • 解析:MRI的优势:软组织分辨力高;不使用任何射线,避免了辐射损伤;多参数成像,不仅能显示人体的解剖结构还能提供生化代谢信息;不使用对比剂可观察血管及胰胆管结构。对骨皮质病变及钙化因为缺少氢质子而不敏感为其缺点。

  • [单选题]CT成像的依据是
  • X线的吸收衰减特性


  • [单选题]从发现磁共振理论到获得首例人体磁共振图像大致经历了
  • 30年

  • 解析:1946年两位美国科学家布劳克和柏塞尔发现MRI现象。1978年5月28日,他们取得了第一幅人体头部的核磁共振图像。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探测器具有的特性
  • 模数转换

  • 解析:探测器作为一种成像介质,必须具有转换效率、响应时间、动态范围和稳定性等特性。

  • [单选题]成像过程中,潜影加热的适宜温度是
  • 120°C

  • 解析:PTG形成黑色影像的金属银主要来自热敏性银源,潜影加热温度120℃。

  • [单选题]关于化学位移伪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 脂肪和水的氢质子共振频率相同

  • 解析:脂肪质子比水质子的共振频率约低3.5ppm。

  • [单选题]关于时间飞跃法MRA的描述,错误的是
  • 充分利用了流入增强效应和流动去相位效应

  • 解析:时间飞跃法的原理是基于流体饱和效应中的流入相关增强效应,即成像层面的静态组织经过连续多次的短TR射频脉冲激发,其纵向磁化处于磁饱和状态。每一层具有TOF效应层面的流体(血管)表现为比周围组织更高的信号,将这些具有TOF效应的连续层面连接在一起,便可产生血流的整体、连续影像,即为TOF-MRA。

  • [单选题]SE序列质子密度加权像TE通常为
  • 20ms

  • 解析:在SE序列中,一般采用较长TR和较短TE可获得质子密度加权像。一般TE为20ms左右。

  • 推荐下载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正高) 护理学(正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正高) 口腔正畸学(副高) 推拿学(副高) 核医学技术(副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副高) 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2) 公卫主治医师(代码:362)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