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伤寒由于细菌内毒素抑制骨髓释放,白细胞暂时性减低

题目:分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变化正确的是

解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变化包括生理性变化和病理性变化。A项中严寒时白细胞计数增高,细胞应从边缘池转入循环池,因此此项说法错误。化脓性感染时白细胞持续增高是由于贮备池的粒细胞释放入循环池造成的,因此B项说法错误。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本身可引起白细胞减少,而不是慢性理化损伤引起。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为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但外周血表现出白细胞增高,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RDW是反映
  • 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异质性

  • 解析:RDW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异质程度,常用变异系数(CV)表示。

  • [单选题]对青霉素不敏感的微生物是
  • 肺炎支原体

  • 解析:青霉素可抑制肽聚糖的合成,肽聚糖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而支原体无细胞壁,故对青霉素不敏感。

  • [单选题]患者尿中可能出现本周蛋白的是
  • 巨球蛋白血症

  • 解析:尿本周蛋白是游离的免疫球蛋白轻链,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当浓度增高超过近曲小管重吸收的极限时,可自尿中排出,即本周蛋白尿,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淀粉样变性、巨球蛋白血症等。本题正确答案是C。

  • [单选题]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临床特征不符合的是
  • 病例见于青壮年,以女性多见


  • [单选题]关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稀释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 伊红为嗜酸性粒细胞着色剂

  • 解析: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虽种类繁多、配方不同,但作用大同小异,分为:嗜酸性粒细胞保护剂(乙醇、丙酮、乙二醇)、嗜酸性粒细胞着色剂(如溴甲酚紫、伊红、固绿等)、破坏其他细胞和增强嗜酸性粒细胞着色物质(碳酸钾、草酸铵)、抗凝剂(柠檬酸钠、EDTA)、防止乙醇和液体挥发剂(甘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 [单选题]初次免疫应答时,抗体产生的特点是
  • 早期以IgM为主

  • 解析:初次应答抗体产生早期以IgM为主,抗体效价较低,与抗原亲和力低,维持时间较短;再次应答抗体IgG与IgM几乎同时产生,抗体效价高,为高亲和性抗体,维持时间长。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内分泌(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内分泌学主治医师(代码:309) 职业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4)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代码:209)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师(代码:215) 辽宁初级中药士 中医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急诊科) 公卫助理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