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浓缩红细胞
题目:患者,男,40岁,因患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入院准备做血液透析治疗。血红蛋白40g/L,血肌酐707mmol/L,血钾7.6mmol/L,患者诉头晕、无力、心悸,为改善贫血症状需要输血,首选的血液制品是
解析:①浓缩红细胞适用于:各种急性失血的输血;各种慢性贫血;高钾血症、肝、肾、心功能障碍者输血;小儿、老年人输血交叉配合实验。②红细胞悬液适用于:血容量正常的贫血患者,老年、幼儿及手术后需要输血的患者。③洗涤红细胞适用于: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贫血患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需要输血者的主侧配血试验。④少白细胞的红细胞适用于:由于输血产生白细胞抗体,引起发热等不良反应的患者;防止产生白细胞抗体的输血(如器官移植的患者)与受血者ABO血型相同。患者贫血、肾功能障碍、高钾血症,故选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确诊消化性溃疡的首选检查方法是
胃镜检查
解析:确诊消化性溃疡的首选检查方法是胃镜检查。
[单选题]诊断冠心病最常用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是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解析:心电图负荷试验增加心脏负担以激发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主要以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1mV持续2分钟作为阳性标准。运动中出现步态不稳,室性心动过速或血压下降时,应即停止运动。心肌梗死急性期,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或急性疾病者禁做该试验。
[单选题]正常足月儿生后可抱至母亲处给予吸吮的时间是
生后半小时左右
解析:足月儿出生时已具备一些原始反射如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应、拥抱反射。故正常足月儿生后半小时左右即可抱至母亲处给予吸吮,鼓励母亲按需哺乳。故答案选择A。
[单选题]患者男,10岁。发热,关节肿痛,皮肤出现环形红斑,心率增快出现奔马律,血沉增快。经治疗上述症状、体征消失后,需预防继发性疾病的方法是
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
解析:根据题干该患儿可诊断为风湿热,该病可导致二尖瓣狭窄,故为预防此病应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故选D。
[单选题]头先露中最常见的是
枕先露
解析:头先露根据胎头屈伸程度分为枕先露,前囟先露,额先露和面先露。其中最常见的是枕先露(95.55%~97.55%)。
[单选题]有关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的论述,正确的是
多见于老年轻型糖尿病
解析:正确答案是E。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多见于老年轻型糖尿病者,患者大多先前无糖尿病史或仅有轻症糖尿病。就诊时患者都已有一段时间多尿、多饮,常不是多食而是厌食。老年人对缺水反应迟钝,饮水量不足以补偿尿的丢失,失水情况逐渐加重而血糖越来越高,逐渐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嗜睡、定向障碍、幻觉,严重时双手拍击样震颤、癫痫样抽搐直至昏迷、循环衰竭。因口渴、少食而家属喂饲糖水或含糖饮料,又因怕多尿而限制水分摄入更使病情恶化,患者起病前常有感染、脑血管意外等诱因。因无糖尿病史,起病后常常不被认识,患者就诊时血糖均在600mg/dl(1mg/dl=0.0555mmol/L)以上,甚至达1500mg/dl,尿糖强阳性,但尿酮(-)或仅微量,严重失水、血钠升高、尿素氮及肌酐升高。因而血浆渗透压通常高达350mmol/L以上。此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只有26%,而选择治疗必须用低渗盐水的比选择正确答案的还多一些,另有24%考生回答常有明显酸中毒,这主要是多数考生对老年人糖尿病的这种急诊情况没有遇到过,没有处理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的实践,可能只从书本上看到而印象不深,有时遇到了还不认识。备选答案"治疗必须用低渗盐水"也有很大迷惑性,一些考生推理既然患者情况是高渗性,治疗上应采用低渗溶液以迅速纠正高渗状态,而确实在处理有一些血钠持续升高的患者时,有的医生主张输注低渗盐水,但这常常有引起继发性脑水肿的危险。遇到这种情况从胃管给予温开水较安全,此病是以高血糖、高血钠、高血浆渗透压为特点,而酮症酸中毒不明显;血钠高又循环衰竭的死亡率很高,治疗及预后也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
[单选题]肺鳞癌的主要播散途径是
经淋巴
解析:肺鳞癌的主要经淋巴传播。
[单选题]关于协调性宫缩乏力不正确的是
不易发生胎盘残留
解析:协调性宫缩乏力(低张性宫缩乏力)子宫收缩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但收缩力弱。协调性宫缩乏力时由于宫腔内压力低,宫缩时产妇腹痛感不强,对胎儿也影响不大。由于宫缩乏力,较多的手术干预和并发产伤等,产后宫缩乏力影响胎盘剥离、娩出和子宫壁的血窦关闭,容易引起产后出血。
[单选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感染细胞膜上CD4分子结合的病毒刺突是
gp120
解析:本题属于基本知识题,难度较难。要求考生掌握HIV的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的基本知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编码的病毒蛋白有多种,由env基因编码包膜糖蛋白前体即gp160前体蛋白,然后再裂解为跨膜糖蛋白gp41和包膜表面刺突糖蛋白gp120,其中gp120与感染宿主细胞膜上病毒受体CD4分子结合,使病毒进入细胞内。p24为病毒衣壳蛋白,p17为基质蛋白,二者均由gag基因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