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肺炎支原体肺炎
题目:常于秋季发病,儿童和青年人多见,起病缓慢,阵发性干咳、发热、肌痛,胸片示下叶间质性肺炎改变,可能为
解析:根据题中叙述的病情特征(常于秋季发病,儿童和青年人多见,起病缓慢,阵发性干咳、发热、肌痛,胸片示下叶间质性肺炎改变)符合支原体肺炎的表现,故选D。克雷伯杆菌肺炎的胸片示肺叶或肺段实变,蜂窝状脓肿,叶间隙下坠。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女.52岁。肝炎肝硬化10年,近3个月腹围明显增大,1周来少尿,AFP及血常规正常,最可能的情况是
肝肾综合征
解析:肝肾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有1.肝硬化合并腹水。2.血清肌酐>133μmol/L(15mg/L)。Ⅰ型肝肾综合征:2周内血清肌酐浓度为2倍基线值,>25mg/L(226umol/L)。3.停利尿剂至少2d以上并经白蛋白扩容后血清肌酐值没有改善(未降至≤133umol/L,白蛋白推荐剂量为1g/kg/d,最大量100g/d)。4.排除休克。5.目前或近期没有应用肾毒性药物或扩血管药物治疗。6.排除肾实质性疾病:尿蛋白>500mg/d,显微镜下观察血尿>50个红细胞或超声检测结果为肾实质性病变。慢性肾炎既往有浮肿、高血压等病史,氮质血症病程长,尿常规有蛋白、管型及红细胞,尿比重高而固定,尿钠显著增高。这些特点与肝肾综合征有明显差别。肾前性氮质血症:多由心衰、产后脱水、频繁呕吐、腹泻、放腹水引起全身循环血量不足,造成暂时性肾衰,也可少尿或无尿。
[单选题]患儿,男,7个月。因腹泻一天,发热39℃,于9月13日入院。查体:精神可,无明显脱水征,咽红,大便呈蛋花汤样,脂肪球(+)。其引起腹泻的最可能病因是
病毒性肠炎
解析: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本病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4岁者少见。男多于女。潜伏期为1~3天。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无明显中毒症状。患儿在病初即发生呕吐,常先于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常出现脱水和酸中毒症状。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数日后呕吐渐停,腹泻减轻,不喂乳类的患儿恢复更快。病程约3~8天,少数较长。大便镜检偶有少量白细胞,脂肪球(+)。感染后1~3天大便中即有大量病毒排出,最长可达6天。血清抗体一般在感染后3周上升。
[单选题]采用吲哚美辛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最佳年龄段是
新生儿期
解析:生后1周内使用吲哚美辛治疗,选A。
[单选题]男,27岁。腹痛伴呕吐10小时,起初疼痛在脐周,继而右下腹疼痛逐渐加重,既往无腹痛与便血史。查体:全腹紧张,有明显压痛和反跳痛,麦氏点压痛明显,肠鸣音减弱,腹穿抽出脓性液体,最可能的诊断是:
阑尾炎穿孔
解析:转移性右下腹痛,腹膜刺激征、腹穿出脓性液体,考虑阑尾炎穿孔。
[单选题]在临床试验中,将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的目的是
增强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
解析:研究对象的随机分组的目的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以使比较组间具有相似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即两组具备充分的可比性。
[单选题]患儿男,1岁。体检时发现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3级连续机器样杂音,向颈部、锁骨下传导,可触及震颤。胸部X线示:左心房、室增大,肺血管影增多,肺动脉段突出,主动脉弓增大。该小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动脉导管未闭
解析:动脉导管未闭体检时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有粗糙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占整个收缩期与舒张期,于收缩期末最响,杂音向左锁骨下、颈部和背部传导,最响处可扪及震颤,以收缩期明显,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X线示心影正常或左心房、左心室增大,肺动脉段突出,肺野充血,肺门血管影增粗,搏动增强。有肺动脉高压时,右心室亦增大。主动脉弓增大,这一特征与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不同,有鉴别意义。
[单选题]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
砖红色胶冻样黏痰
解析: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咯砖红色胶冻样黏痰。
[单选题]女性,28岁,妊娠9周,出现阵发性下腹痛,阴道大量流血伴小块组织物排出,BP90/60mmHg。首先考虑诊断为
不全流产
解析: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阴道大量流血伴组织物排出,可以诊断为不全流产。
[单选题]肝硬化腹水患者,一般每日进水量宜控制为
500~1000ml
解析:肝硬化腹水患者,一般每日进水量宜控制在500~1000ml左右,并同时给予限钠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