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血痹虚劳篇”中“脉大为劳”,其机理是
正确答案 :A
阴虚阳浮
[单选题]午后或入夜低热,伴有五心烦热者,其病机为
正确答案 :A
阴虚
[单选题]固冲汤原方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 :B
炒白术
解析:固冲汤的组方原理
本方所治之证乃脾气虚弱,冲脉不固所致。治当益气健脾,固冲摄血。
方中黄芪益气补脾,使脾统血;棕边炭收敛止血,固冲摄血,共为君药。脾气虚弱,以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益气统血;阴血外溢,以龙骨、牡蛎、五倍子固涩收敛止血,助棕边炭止血崩,共为臣药。出血伤血,以白芍补血敛阴止血;出血伤肝肾,以山萸肉补肝肾固精止泄;止血易留瘀,以海螵蛸、茜草固涩止血,并能化瘀,以冀止血不留瘀,共为佐药。诸药相互为用,补气固冲治其本,收敛止血治其标,标本兼顾,以取补脾固冲止血之效。
[单选题]具有行血、补血功效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 :C
鸡血藤
[单选题]乌梅丸证的治法是
正确答案 :B
清上温下,安蛔止痛
解析:乌梅丸证
【原文】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338)
【释义】本条论蛔厥的证治。蛔厥证因蛔虫内扰所致,有时作时止的特点,且常有吐出蛔虫的病史,故曰“今病者静,而复时烦”,“其人当吐蛔”。因病人脾虚肠寒,蛔虫不安其位,内扰上窜,产生剧烈疼痛,而使病人烦躁不宁。若蛔虫内伏不扰,则疼痛、烦躁消失,故称“须臾复止”。若病人进食,则可引起蛔虫扰动,不仅疼痛又生而烦躁,且可致胃失和降而发生呕吐,蛔虫有可能随之吐出。蛔厥证的治疗,当用清上温下,安蛔止痛的乌梅丸。
乌梅丸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炮附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柏组成。方中重用乌梅,为安蛔止痛之主药。用苦寒之黄连、黄柏,以清上热;用辛热之细辛、干姜、附子、蜀椒、桂枝,取其气辛以伏蛔,温以祛下寒;用人参、当归益气养血;米饭、蜂蜜和胃缓急。全方酸苦辛甘并投,寒温攻补兼用,为清上温下、安蛔止痛之要方,亦可治寒热错杂、虚实互见之“久利”,实为厥阴病寒热错杂证之主方。
[单选题]有关阿是穴叙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E
只有一个穴位
解析:阿是穴
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载:“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阿是穴无一定数目。
[单选题]组成药物中有沙参、麦冬、冰糖、细生地、玉竹的方剂是
正确答案 :B
益胃汤
[单选题]由元参、麦冬、犀角、银花、黄连、生地、连翘、竹叶心、丹参组成的方剂是
正确答案 :E
清营汤
解析:清营汤(《温病条辨》)
【组成药物】犀角(今用水牛角) 生地黄 麦冬 元参 黄连 银花 连翘 竹叶心 丹参
【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证候】热入营分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或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
【配伍意义】
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轻宣透泄,为“透热转气”的代表药物。
[单选题]清燥救肺汤原方配伍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 :E
桑叶
[单选题]法律责任是指
正确答案 :B
违法主体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解析: 卫生刑事责任是指违反卫生法的行为,侵害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构成犯罪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我国《刑法》规定了十余个与违反卫生法有关的罪名:
(1)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罪;
(2)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的犯罪;
(3)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的犯罪;
(4)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犯罪;
(5)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犯罪;
(6)非法采集、供应血液罪或者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罪;
(7)违反国境卫生检疫罪;
(8)违反规定造成病菌种、毒种扩散罪;
(9)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犯罪;
另外,法律还规定了玩忽职守的犯罪、危害环境的犯罪等。
[单选题]以下不是用炒法制成的是
正确答案 :D
血余炭
解析:焦白术,常用炮制方法:
一般来讲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修治:常见的方法有纯净药材、粉碎药材、切制药材。
水制:常见的方法有漂洗、闷润、浸泡、喷洒、水飞等。
火制:可分为炒、炙、烫、煅、煨、炮、燎、烘等八种。
水火共制:包括蒸、煮、炖、(氵单)、淬等方法。
其他制法:常见的方法有制霜、发酵、精制、药拌。
[单选题]《素问·举痛论》中的九气不包括( )
正确答案 :C
忧
[单选题]中医治疗疾病的指导思想是
正确答案 :A
治病求本
[单选题]猪苓汤与五苓散二方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正确答案 :B
泽泻、猪苓
解析:五苓散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猪苓汤的鉴别应用
本方证脾胃不能气化水津,水气逆乱上下,以此而演变为脾胃水气病理病证。治当化气行水,解肌散邪。方中茯苓益气健脾渗湿。猪苓清热利水渗湿。泽泻泄热渗利水湿。白术健脾燥湿制水。桂枝温通阳气,气以化水,有表则解表散邪。
若小便疼痛者,加连翘、瞿麦,以清热解毒利水;若少腹拘急者,加小茴香、通草,以温阳通淋行水;若大便干者,加大黄、栀子,以泻火通便,使热从下而去;若水肿者,加大腹皮、茯苓皮,以行气利水消肿等
猪苓汤与五苓散均具利水渗湿之功。五苓散证由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而致,为温阳化气利水之剂;猪苓汤治证乃因邪气入里化热,水热互结,灼伤阴津而成里热阴虚,水湿停蓄,为利水清热养阴之方。
[单选题]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
正确答案 :C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解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3个基本条件[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3个基本条件.png]
(一)传染源
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
(二)传播途径
(三)人群易感性及免疫性
[单选题]手太阴肺经的原穴是
正确答案 :E
太渊
解析:太渊 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
定位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
主治 ①咳嗽、气喘等肺系疾患;②无脉症;③腕臂痛。
操作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查看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