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溶原性转换

题目:白喉杆菌由无毒株变成产毒株的原因是由于:

解析:溶原性转换是指前噬菌体DNA与细菌染色体重组而导致细菌的性状发生改变的过程。例如产毒性白喉杆菌的染色体上整合有β-棒状杆菌噬菌体,该噬菌体的tox基因编码产生白喉毒素,但其表达受宿主菌生理代谢的控制与调节。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菌苔是微生物培养特征
  • 固体斜面


  • [单选题]细胞受体是
  • 能识别蛋白Ag一个小肽段,不是整个分子


  • [单选题]白喉棒状杆菌的生化反应中正确的是:
  • 不分解乳糖


  • [单选题]钩端螺旋体的传染源和传播方式是:
  • 接触或食入疫水、土壤


  • [多选题]细菌根据代谢时对分子氧的需要与否可分为
  • 专性需氧菌

    微需氧菌

    专性厌氧菌

    兼性厌氧菌

  • 解析:细菌根据代谢时对分子氧的需要与否可分为专性需氧菌、微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菌称为专性需氧菌,在无氧环境中不能生长。微需氧菌在低氧压(5%)下生长最好,氧浓度>10%对其有抑制作用。兼性厌氧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中均能生长繁殖。专性厌氧菌进行无氧呼吸,只能在无氧环境中生长。

  • [单选题]用于治疗脑膜炎奈瑟菌感染,未产生耐药性的抗生素是
  • 利福平

  • 解析:脑膜炎奈瑟菌俗名脑膜炎奈瑟菌,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可用磺胺类药物、青霉素等治疗,但易产生耐药性。也可用利福平治疗,尚未产生耐药性。

  • [单选题]白喉主要的传播方式是
  • 呼吸道传播


  • [单选题]中温微生物的最适生长范围是
  • 25℃~30℃


  • [多选题]有关"汉坦病毒致病机制"的叙述中,哪几项是正确的:
  • 可直接损伤易感细胞

    有Ⅰ型超敏反应参与

    有Ⅲ型超敏反应参与

    有Ⅳ型超敏反应参与


  • 推荐下载科目: 病理学(正高) 重症医学(正高) 职业病学(正高) 医院药学(正高) 中医妇科学(副高) 口腔医学技术(中级)(代码:375) 心理治疗(师)(代码:216) 辽宁初级中药师 住院医师规培(超声医学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正畸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