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GPⅡb-Ⅲa复合物

题目:血小板膜上的纤维蛋白原受体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最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是
  •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 解析:备选答案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几种输血不良反应类型,其中发热反应发生率约2.9%,占总输血反应的反应率52.1%,是上述几种输血不良反应中发生率最高的输血不良反应。

  • [单选题]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不包括
  • 碎片C


  • [单选题]目前鉴定RhD抗原常规方法是
  • 盐水法


  • [单选题]下列不会引起白细胞病理性增高的是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可引起全血细胞减少,故应选答案B。

  • [单选题]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检验假设是
  • 各对比组总体均数相等

  • 解析:假设检验中的假设是对总体而言的,方差分析的无效假设是"各对比组的总体均数相等"。

  • [单选题]抗原与抗体结合力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疏水作用


  • [单选题]感染过程中最易识别的是
  • 显性感染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传染病感染过程的表现形式的认识。健康携带者和慢性携带者均为病原携带状态,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不易被识别;潜伏性感染是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楚,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隐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故不易被识别;显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因而在感染过程中最易识别。

  • [单选题]凝血因子活性测定中,一期法检测因子Ⅷ、Ⅸ、Ⅺ和Ⅻ活性主要是测定
  • APTT

  • 解析:一期法原理:将待测血浆分别与乏FⅧ、FⅨ、FⅪ和FⅫ基质血浆混合,进行APTT测定。将正常人混合血浆与乏因子血浆混合,测定APTT,做出标准曲线。从各自的标准曲线中分别计算出受检血桨中FⅧ︰C、FⅨ︰C、FⅪ︰C和FⅫ︰C相当于正常人的百分率(%)。

  • 推荐下载科目: 肿瘤外科(正高) 疾病控制(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正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 疼痛学主治医师(代码:358) 中医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8)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药学类) 中医医师定期考核 医学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妇产科主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