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Sternheirner-Malbin(SM)染色法

题目:尿沉渣镜检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

解析:尿沉渣镜检是尿有形成分检查的重要内容,直接镜检虽然简便但是阳性率较低,染色法有助于识别细胞、管型等。Sternheirner-Malbin(SM)染色法为常用的染色方法,能辨别管型,尤其是透明管型,能区分各种形态的红细胞和上皮细胞,并能区别存活及死亡的中性粒细胞和检出闪光细胞,因此本题最佳答案是C。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病毒性肝炎酶免疫检验中,有高值、中值、低值及阴性值的质控物,我们认为其中哪种质控物最重要
  • 低值


  • [单选题]特异性标记染色体t(15;17)(q22;q12)主要见于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解析:特异性标记染色体t (15;17)(q22;q12)主要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单选题]MPV变化的临床意义不正确的是
  •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时MPV减低

  • 解析: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可用于鉴别血小板减低的原因:MPV增高,见于外周血血小板破坏过多所致血小板减少;MPV减低,见于骨髓病变所致血小板减低。也可用于评估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情况:局部炎症时,骨髓造血未抑制,MPV正常;败血症时,骨髓造血受抑制,MPV减低;白血病缓解时MPV增高;骨髓造血衰竭时,MPV和血小板计数持续减低。因此选项C说法错误,反应性血小板增多时MPV应增高。

  • [单选题]钩端螺旋体常用的染色方法是
  • 镀银染色

  • 解析:钩端螺旋体一般染色法不着色,常用镀银染色法及荧光抗体染色法。

  • [单选题]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疾病常见于
  • 支气管哮喘,猩红热

  • 解析: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疾病常见于寄生虫病、变态反应疾病(支气管哮喘、猩红热)、皮肤病、血液病、某些恶性肿瘤和传染病等。

  • [单选题]医乃仁术是指
  • 道德是医学的本质特征


  • [单选题]影响抗原抗体结合强度最重要的因素是
  • 亲和力

  • 解析:抗原抗体结合强度主要决定于抗原抗体之间的亲和力,与抗原、抗体自身特性密切相关。

  • [单选题]脑膜炎奈瑟菌
  • 革兰染色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放射医学技术(正高) 耳鼻咽喉科学(副高) 肿瘤内科学(副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副高) 传染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2) 普通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7) 烧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3)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8) 护理学专业知识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