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散发病例主要是冬春季节

题目:下列有关戊型肝炎的流行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解析:戊型肝炎:存在流行和散发两种形式。流行主要发生于亚洲、非洲和中美洲的一些不发达国家。在我国成人急性病毒性肝炎中,多数地区戊型肝炎已占首位,尤其是老年人戊型肝炎所占比例更高。多发生于雨季或洪水泛滥之后。散发病例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五磨饮子适用于喘证之
  • 肺气郁痹证


  • [单选题]患者,男,22岁。发热恶寒,寒重热轻,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治疗应首选
  • 手太阴、手阳明经穴

  • 解析:从本患者的症状可诊断为风寒表证,治疗应疏风解表,用手太阴肺经及表里经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

  • [单选题]中医养生学中的整体观念包括:
  • 以上均是

  • 解析:整体观念包括:人体结构上功能上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的整体,人与社会的整体性。

  • [单选题]上述证型的代表方剂是( )
  • 三仁汤

  • 解析:湿邪在表,卫气不得宣泄而发热,但热处湿中,热为湿遏,故身热不扬,午后热甚;湿性重着,蒙蔽清阳,故头重如裹;湿邪客于肌腠,故身重肢倦;湿阻中焦,气机升降不畅,故胸闷脘痞;面色淡黄,口不渴,舌苔白腻,脉濡缓等,均为湿邪偏盛的征象。治法:芳香辛散,宣气化湿。方药:厚朴夏苓汤、三仁汤。

  • [单选题]治疗暑湿袭表证之高热,应首选
  • 新加香薷饮

  • 解析:A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温邪初犯肺卫证。B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主治表邪未解,肺热壅盛证。C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主治湿温时疫之湿热并重证。D祛暑解表,清热化湿,主治暑温夹湿,复感寒证。E清虚热,退骨蒸,主治骨蒸潮热。故本题选D。

  • [单选题]按子母补泻取穴法,脾实证可选
  • 经渠、商丘

  • 解析:《六十四难》根据《灵枢·本输》及阴阳刚柔相济的原理,以五腧穴配属五行:阴经为井木、荥火、输土、经金、合水;阳经为井金、荥水、输木、经火、合土。配十天干则肺属辛金、大肠属庚金;肾属癸水,膀胱属壬水;肝属乙木,胆属甲木;心、心包属丁火,小肠、三焦属丙火;脾属巳土、胃属戊土。按照五行相生关系,每条经各有一个“母穴”和一个“子穴”。“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所以《六十九难》提出了“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补泻法。如肺属金,肺虚可补其母穴——输(土)穴太渊;肺实可泻其子穴——合(水)穴尺泽。《七十九难》也举例作了说明:“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假令心病,泻手心主俞,是谓迎而夺之者也;补手心主井,是谓随而济之者也。”泻可取心包(火)经的输(土)穴大陵,补可取心包(火)经的井(木)穴中冲。补母泻子法除用本经穴位外,也可应用相关经脉上的穴位。如肺虚可用脾(土)经穴位,或补脾经输(土)穴太白;肺实可用肾(水)经穴位,或泻肾经合(水)穴阴谷。《针灸大成·南丰李氏补泻》:“凡针逆而迎夺,即泻其子也,如心之热病,必泻于脾胃之分。针顺而随济,即补其母也,如心之虚病,必补于肝胆之分。”即指心(火)之热病可泻脾、胃(土)经的穴位,心之虚病可补肝、胆(木)经的穴位。

  • [单选题]虚劳,头晕,目眩,胁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妇女月经不调,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辨证属
  • 肝血虚证


  • 推荐下载科目: 理化检验技术(副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副高) 康复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8) 病理学主治医师(代码:351) 核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7) 输血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0) 主管药师(代码:366)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胸心外科) 药学(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