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如狂,少腹急结
题目:太阳蓄血证的主要临床特征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癫狂证病因病理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
阴阳失调
情志抑郁
痰气上扰
气血凝滞
[多选题]头痛治法的基本原则
调神利窍
缓急止痛
[单选题]与"重阴必阳"相关的理论是
阴阳的相互转化
[单选题]哮病的主要临床特点是
喉间痰鸣,呼吸急促
解析:哮病是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至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
[单选题]何书提出用诸泻心汤治疗痞满
《伤寒论》
解析:《伤寒论》五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均为主治痞证之剂。1.“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若心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原文149条)。2.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原文《伤寒论158条》。3.《伤寒论》第157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原文《伤寒论164条》。5.《伤寒论》第155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故正确答案为A。
[多选题]按《素问·举痛论》所述,"喜"所致病证有( )
癫
狂
全身乏力
[单选题]感冒与风温病相比,感冒发热一般是
热不高或不发热
[单选题]最早认识到黄疸有传染性的是哪本书:
《沈氏尊生书》
[单选题]患者,男性,40岁,腹部积块半年,硬痛不移,面黯消瘦,饮食不佳,体倦乏力,时有寒热,舌质紫,苔薄,脉细涩。应诊断为
瘀血内结型积证
解析:积聚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证。分别言之,积属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严,病在血分,是为脏病;聚属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是为腑病。积证-瘀血内结证:腹部积块明显,质地较硬,固定不移,隐痛或刺痛,形体消瘦,纳谷减少,面色晦暗黧黑,面颈胸臂或有血痣赤缕,女子可见月事不下。舌质紫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根据主症,辨为瘀血内结型积证。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