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F
药物不可混于奶中哺喂 不要在患儿哭闹时强行喂药 喂药后,若患儿将药物吐出,应适当补服
题目:患儿男性,1个月,因呕吐、呼吸急促、皮肤发灰、四肢无力,来急诊就医。患儿足月顺产,纯母乳喂养,既往体健,近期在服用速溶金钙(半包/日)、伊可新(维生素AD,1粒/日)。因患儿眼部分泌物较多,双眼点氯霉素眼药水2周(5~6次/日)。3天前接种过乙肝疫苗,接种当日未发现异常。
解析:小婴儿可用滴管或去掉针头的注射器给药。若用药匙喂药,应从患儿的口角处顺口颊方向慢慢倒入药液,待药液咽下后方将药匙拿开,以防患儿将药液吐出,也可轻捏患儿双颊,促进其吞咽。注意不要让患儿完全平卧或在其哽咽哭闹时喂药,喂药时最好抱起患儿或抬高头部,以防呛咳。应在喂奶前半小时或两次喂奶之间喂药,以免因服药时呕吐,将奶一起吐出,引起误吸,同时也防止奶汁影响药物的吸收。故此题的正确答案是A、B、F。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儿女,11个月。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在服用阿司匹林后大汗淋漓,测量体温为37.3℃,该患儿主要的护理诊断是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解析:由于服用阿司匹林后大汗淋漓,体液流失过多,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单选题]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查.e抗体阳性的意义是
表示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
[单选题]保护易感人群最重要的免疫措施是
接种疫苗、菌苗、类毒素
解析:保护易感人群采用特异性免疫措施:主要是通过接种疫苗来获得针对这种传染病的免疫力。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注射抗毒素、含抗体的血清以及人体免疫球蛋白(也叫丙种球蛋白)。
[单选题]肾母细胞瘤最常见的症状是( )
腹部肿块
解析:腹部肿块是最常见的症状,约75%患者均以腹部肿块或腹胀就诊。
[单选题]正常人体颈肢反射消失的时间是
5~6个月
解析:颈肢反射属原始神经反射,应在生后5~6个月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