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囊性肾癌

题目: 患者男,45岁,因“腰部不适3个月”来诊。既往体健。查体:无异常发现。肾B型超声:单个囊性空腔,3 cm×3 cm,囊壁欠光滑,隐约可见分隔。

解析:囊性肾癌的CT表现包括:(1)囊壁改变:囊壁增厚,且不均匀,不规则,增强扫描可见囊壁、分隔及结节的早期强化。(2)钙化:囊壁及分隔钙化明显,呈斑点状、线条状或壳状。钙化量及形态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很重要,良性钙化多呈线型,量少,薄且细。(3)分隔:囊性肾癌的分隔常见,且粗细不匀,>1mm,与囊壁交界处呈结节状增厚。(4)囊液:囊性肾癌的囊内密度不均匀,即囊液混浊,可出现碎屑,絮状物及大块状凝血块。(5)病变与正常肾实质的分界:囊性肾癌病变与邻近肾实质边界不清,这与肿瘤缺乏包膜且呈浸润性生长有关。(6)囊性病变的大小:囊性肾癌病变常较大,较大的病变常有较多的恶性征象,当囊性病变较小时,恶性征象少或不明显,诊断很困难。依据题目中给出的提示,符合囊性肾癌的诊断,答案选择E。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病人男性,68岁,3年前因结肠癌手术治疗,近年来出现大便呈柏油样,大便隐血试验(++++)。对此病人应考虑
  • 癌肿复发

    消化道溃疡出血

    胃癌出血

  • 解析:低位的直肠、肛门部出血都不会是柏油样黑便。除考虑有结肠癌复发或再发之外,溃疡病或胃癌的出血也是考虑的因素。

  • [多选题]关于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剖腹探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术中应按胃、十二指肠、肝、脾、胆道和空肠上段依次检查

    可纵形切开胃前壁,进行胃腔和胃壁检查

    空肠检查可采用无影灯透照或分段检查

    术中可配合内镜和血管造影检查

    术中可用卵圆钳夹一干净纱布塞住贲门或幽门,来判断食管或十二指肠出血

  • 解析:1)首先检查是否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进入腹腔后,检查有无腹水,肝、脾是否正常。初步判断有无食管静脉曲张存在。再从胃幽门部沿胃大小弯向贲门探查有无溃疡,这是判断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最直接方法。容易疏忽的溃疡在胃后壁、贲门和胃底部,必要时应该进入小网膜囊,用手从胃后壁探查。穿透胃后壁进入胰的胃溃疡,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被发现。从幽门部详查到贲门部,可发现由于胃癌而引起的大出血,这也是上消化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2)当上述探查阴性时,应即探查胆道。胆道有出血时,常具有胀满血液的胆囊及胆总管。穿刺吸取胆囊或胆总管内获得血液或血性的胆汁,可以确定胆道出血。注意穿刺胆总管时不宜过深,以免误入门静脉,造成判断错误。3)溃疡除可以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外,也可发生在十二指肠其他部位。因此,如胆道探查阴性,应探查全部十二指肠。方法为在十二指肠降部外侧切开腹膜,分离进入降部后侧;通过切开横结肠系膜根部右侧,可以显露十二指肠水平部;沿水平部下缘深入即可到达水平部后部。这样可以摸清十二指肠的一、二、三段有无溃疡、肿瘤或憩室。这些都可以是大出血的原因。4)近十二指肠悬韧带的空肠上段病变(结核、肿瘤、憩室、异位胰等)。有时也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不能遗漏。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结核病(正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副高)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主治医师(代码:313) 中医全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2) 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5) 核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7) 病理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0) 消毒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5) 儿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2) 广东药学专业初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