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髂后上棘
题目:成人需要进行骨髓检查时,临床上首选的穿刺部位是
解析:骨髓检查采集的部位由多种因素决定,如年龄、骨髓分布、患者状况和医生经验等,一般而言常用的穿刺部位有胸骨、棘突、髂骨、胫骨等处。髂后上棘处骨皮质薄、骨髓腔大、进针容易、骨髓液丰富,被血液稀释的可能性小,故为临床上首选的穿刺部位。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染色体结构畸变不包括
嵌合
解析:结构畸变是指染色体出现各种结构的异常,主要的畸变包括缺失、断裂、重复、易位、倒位、等臂染色体、环状染色体、双着丝粒染色体。
[单选题]下列何种微生物导致的疾病为人兽共患病( )
钩端螺旋体
[多选题]机体杀伤病毒感染靶细胞的机制包括 ( )
ADCC效应
CTL的直接杀伤作用
补体介导的溶细胞作用
巨噬细胞及细胞因子的作用
NK细胞的杀伤作用
[单选题]下述对放线菌正确的描述为
多以裂殖方式繁殖、有菌丝
解析:放线菌是一群在生物学特性上与细菌同类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大多数不致病;以裂殖方式繁殖,常形成分支状无隔营养菌丝。
[多选题]有关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测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NAG分子量大,一般不通过肾小球滤膜
尿NAG主要来源于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溶酶体
NAG在尿中稳定
是肾早期损伤诊断的指标之一
解析:随意尿样中NAG值并不稳定。
[单选题]散射比浊法的特异性好于透射比浊法,其原理是
避免了杂信号的影响
解析:由于散射比浊法测定的是散射光的信号,避免了透射光中所含有的透射、散射甚至折射等杂信号成分的影响,因此散射比浊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均好于透射比浊法。
[单选题]感染人体后可引起恐水症的病毒是
狂犬病病毒
解析:狂犬病发病时神经兴奋性增高,吞咽或饮水时喉头肌痉挛,又称恐水症。
[单选题]下列酶-底物颜色反应组合中正确的是
AP-p-NPP--黄色
解析: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常见底物为邻苯二胺(OPD)、四甲基联苯胺(TMB),前者反应后显橙黄色,后者为蓝色;碱性磷酸酶(AP)的底物为对硝基苯磷酸酯(p-NPP),反应后为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