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一般交界性期前收缩的P′R间期<0.12s,而房性期前收缩的P'R间期>0.12s
题目:交界性期前收缩与房性期前收缩的鉴别主要根据
解析:一般交界性期前收缩的P′R间期<0.12s,而房性期前收缩的P′R间期>0.12s。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有关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的关系,错误的是
肺动脉3个瓣叶分为大、中、小三叶
解析:肺动脉瓣有三个半月形瓣膜,瓣叶分为左瓣、右瓣和前瓣。
[单选题]额面向量图的形成
从人体的前方朝后方平行投影
[单选题]期前收缩最常见的机制是
折返激动
[多选题]下列哪些措施可治疗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电击治疗
利多卡因治疗
胺碘酮
普鲁卡因胺
[单选题]关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阻滞部位均位于希氏束以下的束支系统
解析: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阻滞部位可位于房室结、希氏束和双侧束支水平。当来自房室交界区以上的激动完全不能通过阻滞部位时,在阻滞部位以下的潜在起搏点就会发放激动,出现交界性逸搏心律(QRS波群形态正常,频率一般为40~60次/分)或室性逸搏心律(QRS波群宽大畸形,频率一般为20~40次/分),以交界性逸搏心律多见。如出现室性逸搏心律,往往提示发生阻滞的部位较低。由于心房与心室分别由两个不同的起搏点激动,各自保持自身的节律,心电图上表现为:P波与QRS波群毫无关系(PR间期不固定),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单选题]心室易损期在心电图上大致位于
T波顶峰前30ms内
解析:心室易损期在心电图上大致位于T波顶峰前30ms内。
[单选题]关于洋地黄效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出现洋地黄效应的心电图改变是停用洋地黄的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