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医师对自己的孤独性格必须慎重对待
题目:对医德慎独的正确理解应除外(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女,28岁。发热半个月,弛张热型,伴关节痛、恶寒。查体:皮肤瘀点、Osler结节,心脏有杂音,考虑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确诊的直接证据是( )。
组织学和细菌学检查
解析:细菌学检查中的血培养有利于伤寒、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确诊。
[单选题]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施行日期是( )
2011年7月1日
[单选题]某县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试判断其流行强度( )
散发
解析:散发是指发病率呈历年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表现为散在发生。
[单选题]男性18个月,因低热咳嗽2天、气喘1天入院。体格检查:T37.7℃,咽充血,两肺满布哮鸣音,及中小水泡音,心率110次/分,未闻杂音。对本例的诊断最可能是( )
支气管肺炎
[单选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直接蔓延不引起哪种疾病
风湿热
解析:风湿热是链球菌上呼吸道感染后引起的免疫炎症性疾病,而不是直接蔓延引起。
[单选题]急性便秘患者多伴有腹痛、腹胀,甚至恶心、呕吐,多见于各种原因的( )。
肠梗阻
解析:急性便秘患者多伴有腹痛、腹胀,甚至恶心、呕吐,多见于各种原因的肠梗阻。
[单选题]男,21岁。3天前受凉后“感冒”,症状已好转。1小时前参加篮球比赛后出现气促。查体:双肺散在哮鸣音,心率84次/min。该患者发病最可能的机制是
气道高反应性
解析:本题青年男性,突发气促、双肺哮鸣音,考虑为哮喘发作,其发病最可能的机制是气道高反应性。哮喘的发病机制可概括为:免疫-炎症机制、神经机制和气道高反应性及其相互作用。而气道高反应性(AHR)是指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如变应原、理化因素、运动、药物等呈现的高度敏感状态,表现为患者接触这些刺激因子时气道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本题充分体现出“活题”特点,不会单纯地考发病机制,而是将机制中的一些重要点穿插到病例中。单纯地知道哮喘的发病机制中有气道高反应性、慢性炎症是不足以做对题的,倘若本题选项中加入“免疫-炎症机制”这一选项,相信很多考生毫不犹豫地掉进“坑”里。
[单选题]判断急性乳腺炎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
血常规和乳腺B超
解析:急性乳腺炎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体征等可作出诊断,必要时进行血常规和B超检查。
[单选题]有关低血糖症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低血糖可伴有精神症状
解析:血糖持续下降,可能出现意识模糊、言语不清和类似醉态的动作不稳,甚至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