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4~6小时

题目:发热在应用解热镇痛药时,老年人的用药时间间隔是

解析:本题考查发热的用药与健康提示。在应用解热镇痛药时,应严格掌握用量,避免滥用,老年人应适当减少剂量,并注意间隔一定的时间(4~6小时),同时在解热时,多饮水和及时补充电解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药品评价过程中,发现某药品对心血管副作用很大,决定停止销售和使用,A医生将之前购买的药品自用,B医生继续开具该药品的处方,药剂科继续调剂该药品,问以上行为不受《药品管理法》约束的是:
  • A医生的自用行为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品管理法》对自用行为未规定。

  • [多选题]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征的药物是
  • 茶碱

    苯妥英钠

  • 解析: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有些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有酶或载体参加,而体内的酶或载体数量均有一定限度,当给药剂量及其所产生的体内浓度超过一定限度时,酶的催化能力和载体转运能力即达饱和,故其动力学呈现明显的剂量(浓度)依赖性。表现为一些药物动力学参数随剂量不同而改变,也称为剂量依赖药物动力学、容量限制动力学或饱和动力学。苯妥英钠治疗癫痫。苯妥英的血药浓度: 10-20ug/m1,治疗所需浓度;2 0-30ug/m1,出现眼球震颤;30-40ug/m1,出现运动失调;>40ug/m1,出现共济失调和精神症状。当血药浓度在10-18ug/m1时已具有非线性动力学性质。苯妥英钠: 生物利用度增加10%,Css增加60%。故选AD

  • [多选题]下列关于发热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有( )。
  • 体温升高、脉搏加快,突发热常为0.5~1天,持续热为3~6天

    伴有头痛、关节痛、咽喉痛、畏寒、乏力、鼻塞或咳嗽,可能伴有感冒

    儿童伴有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及全身斑丘疹,可能是麻疹

    发热可有间歇期,表现有间歇发作的寒战、高热,继之大汗,可能是化脓性感染或疟疾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发热的临床表现”。发热的主要表现是体温升高、脉搏加快,突发热常为0.5~1天,持续热为3~6天。所以,选项A的叙述是正确的。发热患者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值,可能有细菌感染;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可能有病毒感染。所以,选项B的叙述是不正确的。发热伴有头痛、关节痛、咽喉痛、畏寒、乏力、鼻塞或咳嗽,可能伴有感冒。所以,选项C的叙述是正确的。发热儿童伴有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麻疹黏膜斑及全身斑丘疹,可能是麻疹。所以,选项D的叙述是正确的。发热可有间歇期,表现有间歇发作的寒战、高热,继之大汗,可能是化脓性感染或疟疾。所以,选项E的叙述是正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DE。

  • [单选题]关于奎尼丁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阻滞钠通道,不影响钾通道

  • 解析:奎尼丁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钠离子的跨膜作用,其次为抑制钙离子内流,减慢3相钾离子外流。奎尼丁可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显著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不应期,降低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特别是对窦房结以外异位节律的作用较强。奎尼丁对心房不应期的延长作用较之对心室的作用明显,对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位时间无影响或使之延长。.奎尼丁作用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可阻断折返通路,还可明显延长房室旁道前传的有效不应期和减慢传导速度,因而消除旁道前传现象。

  • [单选题]患者男性,59岁,因“急性脑梗死”来诊。有痛风病史,住院期间尿酸偏高,住院2周后出院。对于该患者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宜选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是
  • 氯吡格雷

  • 解析:氯吡格雷,用于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高聚集引起的心、脑及其他动脉循环障碍疾病,如近期发作的脑卒中、心肌梗死和确诊的外周动脉疾病。故选B

  • [单选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首选抗生素是
  • 万古霉素

  • 解析:MRSA感染的治疗是临床十分棘手的难题之一,关键是其对许多抗生素有多重耐药,万古霉素是目前临床上治疗MRSA惟一疗效肯定的抗生素。另外,万古霉素也可与磷霉素、利福平、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药物合用,加强治疗效果。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儿童保健(正高) 护理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 肿瘤内科学(副高) 急救护理(副高) 核医学技术(副高) 中医肛肠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7)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内科) 中医临床三基(药师) 公共卫生管理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