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拐卖儿童罪
题目:甲于某日清晨在路边捡回一名弃婴,抚养了3个月后,声称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以5000元卖给乙。甲的行为构成( )。
解析:根据《刑法》第261条的规定,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甲与该婴儿没有亲属关系,不负有扶养义务,因此不能构成遗弃罪。拐骗儿童罪是指使用欺骗、利诱或其他方法,使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该婴儿是弃婴,其脱离家庭或是监护人并不是由于甲的行为所致,因此,.不能定拐骗儿童罪。甲的行为显然不能构成诈骗罪。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重的行为。甲的行为符合拐卖儿童罪的构成要件,应该以该罪定罪处罚。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根据《选举法》,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 )产生。
间接选举
解析:根据《选举法》第2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选择D项。
[多选题]下列有关清末商事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清末政府和北洋政府都实行民商分立的民事立法体例
日本法学家参与了清末的商事立法活动
解析:AC沈家本作为清末修律的主持者,主持制定了刑律、民律、诉讼律、组织法等各方面的部门法,但在商事法律的修订方面,除了商定《破产律》外,并未参与其他商事法律的修订。故B项错误。《大清商律草案》分为总则、商行为、公司律、票据法和海船律五编,但不包括破产方面的内容。故D项错误。
[多选题]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的含义?( )
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宪法规范的最高效力性表现。《宪法》第5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以上是宪法最高法律效力的主要体现。因此选AB。因为“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所以必须明确宪法最高的法律效力,并且必须关注“宪法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比其他法律的要求更加严格”。总之,该四个题干共同构成了宪法的根本法地位。但是读者需要辨明本题题干间的逻辑关系,他们之间是相互平行的,不存在谁包括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