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题目:与内湿证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解析:主持水液代谢的脏腑,以肺脾肾为主,因此,内湿的生成与肺脾肾关系最为密切。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提示病毒复制,传染性强,持续阳性,表明肝细胞损害较重,且可转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指标是( )
  • HBeAg

  • 解析: 乙型肝炎E抗原,英文缩写为HBeAg,是乙肝病毒核心颗粒中的一种可溶性蛋白质。在一般情况下,HBeAg埋藏于HBcAg内部,当HBcAg裂解时,HBeAg从肝细胞核内溶入血清,它的出现迟于HBsAg,而消失却早于HBsAg,所以是人体感染HBV后跟随HBsAg出现的第2个血清学抗原标志物。HBeAg在急性肝炎时呈一过性增高,出现于ALT上升前的潜伏期,以后随着病情好转而迅速下降,最后消失。HBeAg在乙肝活动期检出率升高,表明肝细胞有较严重的损伤,患者有很强的传染性。

  • [单选题]尿后余沥不尽见于( )
  • 肾气不固证

  • 解析:肾气不固证是指肾气亏虚,气化无权,水液泛滥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见腰膝酸软,耳鸣,身体浮肿,腰以下肿甚,按之没指,小便短小,畏冷肢凉,腹部胀满,或见心悸气短,或咳喘痰鸣,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 [单选题]胎黄湿热熏蒸证的治法是
  • 清热利湿

  • 解析:胎黄湿热熏蒸证,治宜清热利湿。

  • [单选题]与后天之气的生成关系最密切的是
  • 肺、脾

  • 解析:人体之气来源于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即元气)、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后两者又合称为后天之气(即宗气),并通过肺、脾胃和肾等脏腑的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将此三者结合起来而成一身之气。

  • [单选题]患者,男,50岁。腰部疼痛呈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向会阴、阴囊及大腿内侧放射。检查:腰部未发现有明显压痛点,腰部活动正常,肾区有叩痛。B超检查提示:肾盂结石。针灸治疗可取下列哪组穴位
  • 肾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

  • 解析:从患者的症状可诊断为肾绞痛,针灸治疗应清利湿热,通淋止痛。以相应背俞穴及足太阴经穴为主。肾俞位于肾区,又为足太阳膀胱经穴,配关元疏利膀胱及局部气机,远取三阴交、阴陵泉能清利湿热,通淋止痛。

  • [单选题]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 )
  • 募穴


  • 推荐下载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正高) 口腔医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副高) 妇产科护理(副高)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主治医师(代码:313) 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代码:350) 妇产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1) 微生物检验技术(师)(代码:212)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外科)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