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A+B+C+D

题目:与抗原的免疫原性相关的是

解析:抗原的免疫原性决定于化学特性及宿主因素。①化学特性。A.化学组成:分子量>10 000的蛋白质,可含有大量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是最强的免疫原;纯化多糖或糖蛋白、脂蛋白、糖脂蛋白、核蛋白、多肽类激素等都具有免疫原性。抗原的特异性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种类、排列顺序、特殊基因和空间构形、电荷性质及亲水性密切关系。B.分子量:分子量>1万者,具有免疫原性;分子量<1万者,呈弱免疫原性;分子量<4000者,一般不具有免疫原性。C.化学结构:含有大量芳香族氨基酸的蛋白质,免疫原性强;以非芳香族氨基酸为主的蛋白质,免疫原性较弱。在蛋白质和多糖抗原中,结构复杂者免疫原性强;反之则较弱。②宿主因素。A.异种性:抗原来源与宿主种系关系越远,其免疫原性也越强;B.个体遗传性对免疫应答的控制作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钩体病在病程缓解第3~4日后可能出现再次发热-后发热是因为
  • 迟发型变态反应


  • [单选题]从疾病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与疾病发生有关的三大因素是
  • 宿主、环境、病原物


  • [单选题]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程度,宜选择
  • 四分位数间距


  • [多选题]关于涌泉穴的说法,正确的有( )
  • 肾经井穴

    五行属金

    可治失音

    可治小便不利


  • [单选题]医疗卫生工作对原始统计资料的要求
  • 完整,准确,及时,要有适当的数量,代表性和对比条件


  • [单选题]卫氏并殖吸虫病的传染源是
  • 病人和保虫宿主


  • [单选题]对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分层分析的目的是
  • 控制混杂偏倚

  • 解析:资料分析阶段采用分层分析或多因素分析模型处理,可适当控制混杂偏倚。

  • [单选题]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小时选用的指标是
  • 标准误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烧伤外科(正高) 口腔修复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正高) 肿瘤内科学(副高) 临床营养(副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 营养(士)(代码:108)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骨伤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外科) 医学检验(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