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及时、快速补充平衡盐溶液

题目:患者,男性,39岁。车祸至左肋区损伤4小时,查体:神志模糊,体温37.6℃,脉搏细弱,肢端青紫发冷,血压65/40mmHg,全腹有压痛,无反跳痛,无尿,诊断为失血性休克。

解析:1.失血性休克为低血容量休克,其首选的治疗为迅速补充血容量,其它治疗均不是最有效的措施。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列有关睡眠的陈述正确的为 ( )
  • 睡眠占人的一生约1/3的时间

    睡眠是人类生来就有的生理过程

    睡眠是一种知觉的特殊状态

    睡眠是最自然的休息方式

    睡眠时许多生理功能发生了变化

  • 解析:睡眠是人类生来就有的生理过程,占人的一生约1/3的时间,睡眠是最自然的休息方式,是一种知觉的特殊状态。睡眠时许多生理功能发生了变化

  • [多选题]轻型药疹的治疗包括
  • 停用可疑药物

    给予抗组胺药物

    维生素C

  • 解析:一般于停药后2~7天皮损即可消退.若全身症状明显时,可口服相当于强的松20~40mg/d,皮疹消退后即可停药或减量.有继发感染时给与全身性抗生素治疗.局部可用单纯扑粉或炉甘石洗剂以止痒消炎,有糜烂渗液时可用湿敷.

  • [多选题]关于阿片类药物剂量滴定的TIME原则,叙述正确的有
  • 绝大多数癌痛患者初次使用吗啡剂量为30~60mg

    相当一部分癌痛患者需通过调整初次剂量方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

    阿片类镇痛药物剂量的调整没有极限,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只要镇痛效果大于不良反应,就可以加量

  • 解析:阿片类药物剂量滴定采用TIME原则,具体步骤如下。 ①确定初始剂量(titrate,T):绝大多数癌痛患者初次使用吗啡剂量为30~60mg,根据具体情况调节。速效吗啡给药方法为每4小时1次,每次5~10mg,建议用药时间为每日6:00,10:00,14:00,18:00,22:00。为了避免夜间用药不便,以及能够达到持续控制疼痛的效果,建议将末次用药增量50%~100%。吗啡控释制剂常规为每12小时给药1次,每次10~30mg。 ②增加每日剂量(increase,I):临床试验显示,相当一部分癌痛患者需通过调整初始剂量方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若不能达到理想疗效,应根据需要每24小时调整1次。部分患者甚至需数天的调整才能达到稳定剂量。初始增加幅度可为前次剂量的50%~100%,之后应该为25%~33%。 ③处理爆发痛(manage,M):爆发痛出现时应该使用速效吗啡来处理,剂量为前次用量的25%~33%。 ④提高单次用药剂量(elevate,E):当患者疼痛控制不理想时,次日应该提高每日用药剂量,将前24h基础用药量加上处理爆发痛所用的剂量,分布到后24h的每次给药中去。通常,通过增加每次给药剂量而非给药频率来实现,尤其是控缓释制剂。

  • [多选题]掌中间隙感染多表现为
  • 掌心凹陷消失

    局部肿胀明显

    手背部水肿明显

    伴有高热等全身症状

  • 解析:全身及局部症状的较重,手掌肿胀,掌心凹陷消失,手指微曲,压痛明显,手指的主动及被动活动均受限并引起剧痛,手背部可明显肿胀,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及白细胞计数增高。

  • [多选题]肾结石碎石后发生输尿管堵塞,可能的后果有
  • 继发感染

    "石街"现象

    肾功能改变

  • 解析:肾结石碎石后发生输尿管堵塞,可能有肾功能改变、继发感染、"石街"现象

  • [多选题]社区护士所收集资料的内容,对个人来讲应包括
  • 人的主观感觉

    通过检查所获得的健康资料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神经外科(正高) 中医内科学(正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中医内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副高) 核医学技术(副高) 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代码:361) 病案信息技术(士)(代码:111) 输血技术(师)(代码:214)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