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牡蛎散煎煮时,原方注明应加入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小麦

  • 解析: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小麦百馀粒,同煎至八分,去渣,热服,日二服,不拘时候。

  • [单选题]生姜善治何种呕吐
  • 正确答案 :B
  • 胃寒呕吐

  • 解析:生姜 性能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应用 1.风寒感冒。 2.脾胃寒证。 3.胃寒呕吐。为“呕家圣药”。 4.肺寒咳嗽。 此外,生姜对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以及鱼蟹等食物中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 [单选题]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者,宜用
  • 正确答案 :B
  • 苓桂术甘汤

  • 解析:苓桂术甘汤证 原文: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 [单选题]关于心身关系,下列哪条是最正确的
  • 正确答案 :B
  • 心身统一论


  • [单选题]外邪从口鼻、皮毛入侵,首当其冲者
  • 正确答案 :C
  • 肺卫

  • 解析: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又有伤风、冒风、伤寒、冒寒、重伤风等名称。

  • [单选题]脑瘤,症见头晕头痛、项强、目眩、视物不清,呕吐,肢体麻木,证属痰瘀阻窍者,选方
  • 正确答案 :C
  • 通窍活血汤


  • [单选题]下列各项,寓有"以泻代清"之意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A
  • 凉膈散


  • [单选题]在"果被召,见馆于葆真宫"中,"馆"之义为( )
  • 正确答案 :A
  • 客馆


  • [单选题]T波低平指的是
  • 正确答案 :A
  • T波振幅<同导联R波1/10


  • [单选题]痰湿咳嗽的痰味是
  • 正确答案 :A
  • 甜味

  • 解析:咳嗽的辩证 (1)咳嗽一般从时间、节律、性质、声音以及加重因素鉴别。 咳嗽时作,白天多于夜间,咳而急剧,声重,或咽痒则咳作者,多为外感风寒、风热或风燥引起;若咳声嘶哑,病势急而病程短者,为外感风寒、风热或风燥,病势缓而病程长者,为阴虚或气虚;咳声粗浊者,多为风热或痰热伤津所致;早晨咳嗽,阵发加剧,咳嗽连声重浊,痰出咳减者,多为痰湿或痰热咳嗽;午后、黄昏咳嗽加重,或夜间有单声咳嗽,咳声轻微短促者,多属肺燥阴虚;夜卧咳嗽较剧,持续不已,少气或伴气喘者,为久咳致喘的虚寒证;咳而声低气怯者属虚,洪亮有力者属实;饮食肥甘、生冷加重者多属痰湿;情志郁怒加重者因于气火;劳累、受凉后加重者多为痰湿、虚寒。 (2)痰液从色、质、量、味等辨别。 咳而少痰者多属燥热、气火、阴虚;痰多者常属湿痰、痰热、虚寒;痰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痰黄而稠者属热;痰白质黏者属阴虚、燥热;痰白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者属虚、属寒;咯吐血痰者,多为肺热或阴虚;如脓血相兼者,为痰热瘀结成痈之候;咳嗽,咯吐粉红色泡沫痰,咳而气喘,呼吸困难者,多属心肺阳虚,气不主血;咳痰有热腥味或腥臭气者为痰热,味甜者属痰湿,味咸者属肾虚。

  • [单选题]何人提出“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
  • 正确答案 :A
  • 张仲景


  • [单选题]黄疸病湿热并重的代表方剂是
  • 正确答案 :B
  • 茵陈蒿汤

  • 解析:湿热并重证 茵陈蒿汤证 原文: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 [单选题]痰鸣音属于
  • 正确答案 :E
  • 粗湿啰音


  • [单选题]关于黄连阿胶汤证治法的论述最确切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B
  • 滋阴泻火,交通心肾

  • 解析:【原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303) 【释义】论少阴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的证治。由于素体少阴阴虚阳亢,外邪从阳化热,肾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心火亢盛,心肾不交,则见心中烦,不得卧。还应当伴见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治用黄连阿胶汤滋阴清火,交通心肾。

  • [单选题]半夏厚朴汤的治法是
  • 正确答案 :C
  • 解郁化痰,顺气降逆

  • 解析:半夏厚朴汤证 原文: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辨证:气滞痰凝。 治则:开结化痰,顺气降逆。

  • [单选题]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
  • 正确答案 :D
  • 燥邪

  • 解析: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侵袭阳位:感冒 (2)风性善行而数变 (3)风为百病之长 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热,头面部 (2)火热易伤津耗气:口干、大便干 (3)火热易生风动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出血 (4)火热易致肿疡:红、肿、热、痛 (5)火热易扰心神:神昏谵语,狂躁妄动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高热,心烦,面赤   (2)暑性升散,伤津耗气:口干口渴,气短乏力   (3)暑多夹湿:呕恶,困倦,大便溏泄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 查看原题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药学(正高) 肿瘤内科学(副高) 中医全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2) 口腔医学技术(中级)(代码:375)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代码:107) 营养(士)(代码:108) CT技师 外科主治 执业药师 执业兽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