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男,63岁。左侧肢体无力4小时。午睡半小时醒来感左侧肢体麻木、无力。既往有高血压史和糖尿病史。查体:血压150/88mmHg。神志清,言语含糊,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左偏。颈软,左侧肢体偏瘫,左侧病理征阳性。脑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正常。该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是
正确答案 :A
溶栓治疗
解析:该题的考点是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患者为老年男性,既往有高血压史和糖尿病史,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危险因素。本次是在安静状态下起病,出现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左侧肢体偏瘫,提示为急性脑血管病。脑CT未见明显异常,则可排除脑出血,支持缺血性卒中的诊断。目前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时间窗为4.5小时,如无明确的禁忌证,则应积极采取溶栓治疗。该患者血压稍高,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均正常,故该患者的最佳治疗措施应该是溶栓治疗。选项A为正确答案,其余答案均为干扰答案。
[单选题]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是
正确答案 :B
痰中找到结核分枝杆菌
解析:X线及CT检查均是影像学检查,只能作为临床诊断依据;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常应用于支气管结核和淋巴结支气管瘘的诊断,对于肺内结核病灶,可以采集分泌物和冲洗液标本做病原体检查;结核菌素试验广泛应用于检出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而非检出结核病;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可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是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故A、C、D、E均不选,选B。
[单选题]不是胸痛常见病因的是
正确答案 :E
胆囊炎
解析:胆囊炎症状疼痛 右上腹剧痛或绞痛,多为结石或寄生虫嵌顿梗阻胆囊颈部所致的急性胆囊炎;疼痛常突然发作,十分剧烈,或呈现绞痛样,多发生在进食高脂食物后,多发生在夜间;右上腹一般性疼痛,见于胆囊管非梗阻性急性胆囊炎时,右上腹疼痛一般不剧烈,多为持续性胀痛,随着胆囊炎症的进展,疼痛亦可加重,疼痛呈现放射性,最常见的放射部位是右肩部和右肩胛骨下角等处,乃系胆囊炎症刺激右膈神经末梢和腹壁周围神经所致。它不会引起胸部疼痛
[单选题]基础代谢率低于正常范围的疾患是
正确答案 :C
垂体性肥胖症
解析:基础代谢率明显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低下、艾迪生病、肾病综合征、垂体性肥胖症等以及病理性饥饿时;基础代谢率明显升高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以及伴有呼吸困难的心脏病等。库欣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高皮质醇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典型表现有:脸如满月,红润多脂;躯干肥胖,四肢瘦小;皮肤菲薄,多有紫纹;高血压、低血钾等。常见的病因是垂体分泌过多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其次是肾上腺皮质肿瘤和异位ACTH综合征。其基础代谢率应该是升高的。
[单选题]在下列结构中,实现肺换气的主要部位是
正确答案 :E
呼吸膜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肺换气过程的理解。肺换气是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虽然肺泡小管(D)上有肺泡附着,属于呼吸带,而细支气管(B)已为过渡带,也已出现一些肺泡,但是支气管(A)、细支气管和肺泡小管不是直接参与肺换气的主要部位,肺泡壁(C)是呼吸膜的一部分,而全部呼吸膜参与了肺换气,所以E是正确答案。
[单选题](2007)不属于临产后正常宫缩特点的是
正确答案 :B
规律性
解析:临产后的正常子宫收缩具有以下特点:
1.节律性:宫缩具有节律性是临产的标志。随着产程进展,宫缩持续时间逐渐延长,间歇期逐渐缩短。宫缩强度随产程进展也逐渐增加。宫缩的节律性对胎儿有利。
2.对称性:正常宫缩起自两侧子宫角部,以微波形式迅速向子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然后以每秒约2cm速度向子宫下段扩散,约15秒均匀协调地遍及整个子宫,此为子宫收缩的对称性。
3.极性:宫缩以子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则逐渐减弱,此为子宫收缩的极性,子宫底部的收缩力的强度是子宫下段的2倍。
4.缩复作用:每当宫缩时,子宫体部肌纤维短缩变宽,收缩之后肌纤维又重新松弛,但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长度,经过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这种现象称为缩复。
[单选题]一健康儿童,体检结果,身高是110cm,体重20kg。该儿童的年龄可能是
正确答案 :A
6岁
解析:2~10岁身高=年龄×7+75cm;体重1~6岁:年龄×2kg+8kg,7~12岁=(年龄×7-5)kg/2。
[单选题]下列各组疾病中均为乙类传染病的是
正确答案 :C
流行性出血热、疟疾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可以决定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故本题选C。
查看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