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邮政工作人员为窃取财物而私拆邮件的,依照盗窃罪论处

题目:下列关于牵连犯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解析:解析:对于牵连犯,其处断原则是:凡刑法分则条款对特定犯罪的牵连犯明确规定了相应处断原则的,应严格依照刑法分则条款的规定予以处断;对于其他牵连犯,应当适用从一重罪处断原则定罪处刑,不实行数罪并罚。根据《刑法》第253条第2款的规定,邮政工作人员为窃取财物而私自开拆邮件的,按照盗窃罪定罪从重处罚;根据《刑法》第157条第2款的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根据《刑法》第240条的规定,拐卖妇女中又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以拐卖妇女罪定罪处罚;根据《刑法》第399条第4款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索贿后枉法裁判的,依照处罚较重的罪定罪处罚。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原则中,属于程序性法律原则的是( )。
  • “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 解析:解析:程序性法律原则是指直接涉及程序法(诉讼法)问题的原则。“谁主张谁举证”是民事诉讼法的原则,因此是程序性法律原则。其余三项原则都是实体性的法律原则。

  • [多选题]下列关于法治的表述,正确的有( )。
  • 法治的核心在于保障人权

    依法治国的重心是依法治权

    法治与民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主要支柱,但法治与民主并不是天然统一的

  • 解析:解析:“法治”在各种不同表达方式中包含着不同社会内涵和意义,可以是指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可以是指依法办事的原则,还可以是指良好的法律秩序,甚至可以代表某种包含特定价值规定性的社会生活方式。法治的根本意义在于制约国家权力以确认和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即保障人权是其核心,依法治权是其重心。它有别于“法制”。法制主要侧重形式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及其有效实施,而法治更强调实质意义上的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和权利保障等内涵。法制与人治并不截然对立;而法治则是与人治相对立的。法治与民主之间有密切联系,两者都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主要支柱,但法治与民主并不是天然统一的,如殖民统治下的香港就曾是有法治而无民主。

  • [多选题]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共同犯罪主观故意的意志因素既可以表现为共同直接故意,也可以表现为共同间接故意,还可以表现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结合

    共同犯罪的客观行为既可以表现为共同的作为,也可以表现为共同的不作为,还可以表现为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

    共谋实行犯罪,在现场没有直接实行犯罪行为,但在一旁呐喊助威的,也认定为是共同犯罪

    事后的帮助行为,如果事先有通谋的,以共犯论处

  • 解析:解析:对于共同犯罪的意志因素,各共同犯罪人既可以是共同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也可以是共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还可以是有的共同犯罪人基于希望有的则基于放任,即共同犯罪主观故意的意志因素既可以表现为共同直接故意,也可以表现为共同间接故意,还可以表现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结合,A正确。共同犯罪的客观行为既可以表现为共同的作为,如甲、乙二人共同将丙杀死;也可以表现为共同的不作为,如儿子、儿媳共同遗弃年迈无独立生活能力的父母;还可以表现为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如铁道养护工甲与乙事先合谋破坏铁路设施,在乙实施破坏行为时,甲佯装熟睡,不履行其职责,故B正确。共谋实行犯罪,在现场没有直接实行犯罪行为,但在一旁呐喊助威的,也应认定为是共同犯罪,C正确。事后的帮助行为不构成共犯,但如果事先有通谋的,则以共犯论处,D正确。

  • [单选题]实用新型具备的实质条件不包括( )。
  • 独创性

  • 解析:解析:发明和实用新型必须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三个实质性条件。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外观设计必须具备新颖性、独创性和实用性,即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国内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和不相近似,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综上所述,发明和实用新型具备的实质条件中不包括独创性;外观设计具备的实质条件中不包括创造性。因此,B项是正确答案,排除C项。新颖性和实用性是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都具备的实质性条件,因此,排除A项和D项。

  • [多选题]听力原文:吸收犯的形式吸收犯的形式包括( )。
  • 既遂犯吸收预备犯或未遂犯

    未遂犯吸收预备犯

    主犯构成之罪,吸收从犯、胁从犯构成之罪

    符合主犯条件的实行犯构成之罪,吸收教唆犯、帮助犯、次要实行犯构成之罪

  • 解析:解析:本题的考点是吸收犯的形式。吸收犯的形式主要有:既遂犯吸收预备犯或未遂犯;未遂犯吸收预备犯;实行阶段的中止犯吸收预备犯;符合主犯条件的实行犯构成之罪,吸收教唆犯、帮助犯、次要实行犯构成之罪;主犯构成之罪吸收从犯、胁从犯构成之罪;符合加重犯罪构成之罪吸收符合普通犯罪构成之罪,或者符合普通犯罪构成之罪吸收符合减轻犯罪构成之罪。

  • [单选题]个体户甲开办的汽车修理厂系某保险公司指定的汽车修理厂家。甲在为他人修理汽车时,多次夸大汽车毁损程度,向保险公司多报汽车修理费用,从保险公司骗取12万余元。对甲的行为应如何论处?( )
  • 以诈骗罪论处

  • 解析:解析:保险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本题不构成保险诈骗罪。合同诈骗罪采用的是特定的手段,即利用签订、履行合同的方式进行诈骗,本题不构成合同诈骗罪。

  • [多选题]《大清新刑律》规定的从刑有( )。
  • 剥夺公权

    没收

  • 解析:解析:《大清新刑律》规定的从刑包括剥夺公权、没收两种,拘留、罚金都是主刑。

  • [单选题]“桔”是加在脚上的木制刑具。
  • 错误

  • 解析:解析:中国古代对待罪犯一般都会用到刑具来限制其行动的自由,防止犯罪人逃跑。这些刑具有的是金属制作的如钳等,更多的则是木制的,有站笼,木枷等。“梏”一般与“桎”连用,“梏”用来限制犯罪人的双手,“桎”就是木制的加在脚上的刑具。因此,本命题是错误的。

  • [单选题]《选举法》属于下列哪一个部门法?( )
  • 政治法

  • 解析:解析:所谓政治法是指调整政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包括组织法、选举法、中央与地方关系法、立法法、监督法、国籍法等。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高中 成考 自考公共课 考研 法律硕士 教育硕士 在职硕士 成考(高升专/本) 自考专业课 小学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