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缺铁性贫血
题目: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见于( )
解析: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见于缺铁性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清总铁结合力降低或正常,见于溶血性贫血、慢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以选择性蛋白尿为主的疾病是
早期肾小球肾炎
[多选题]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修订了MDSFAB分类,以下属于新分类的是 ( )
难治性贫血(RA)
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增生异常(RCIVD)
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RAEB)
5q-综合征
[单选题]中性粒细胞核右移是指
中性粒细胞出现5叶核以上的细胞比例增高大于3%
解析:正常人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胞核以3叶为主,若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分叶5叶以上者超过3%则称为核右移。常为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或缺乏造血物质所致。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恶性贫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药物(阿糖胞苷、6-巯基嘌呤)之后。在炎症恢复期出现一过性的核右移是正常现象;若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发现核右移,表示预后不良。
[单选题]肝脏在脂类代谢中所特有的作用是
由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
解析:肝是体内胆固醇的重要排泄器官。胆汁酸的生成是肝降解胆固醇的最重要途径。肝不断将胆固醇转化成胆汁酸,以防止体内胆固醇的超负荷。同时胆汁酸为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所必需。
[单选题]女性,18岁,面色苍白1年。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cm。检验:HGB60g/L,血涂片中可见大量小球形红细胞,网织红细胞15%,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开始溶血为0.70%NaCl,完全溶血为0.46%NaCl,本例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最可能是
红细胞膜缺陷
解析: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阳性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部分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多选题]下列哪些实验能反映纤溶亢进
ELT
PLG
D-二聚体
[单选题]下述骨髓纤维化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要点正确的是
骨髓活检
解析:骨髓纤维化具有典型的骨髓病理变化,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几乎所有病例的骨髓网状纤维及胶原纤维均可见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活检无或轻度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