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未拔针头而直接将血液打入容器

题目:静脉采血时,错误的操作是

解析:如果没有拔针头而直接将血液打入容器容易造成溶血。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喹喏酮类抗生素抑菌机制为
  • 抑制DNA的复制

  • 解析:喹喏酮类抗生素抑菌机制为抑制DNA的复制。

  • [单选题]SS琼脂可用作选择性分离
  • 沙门菌属

  • 解析:SS琼脂可用作大便中沙门、志贺菌属的分离。

  • [单选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中异型淋巴细胞常在
  • 10%~20%

  • 解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中异型淋巴细胞常在10%~20%。

  • [单选题]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比重介于
  • 1.030~1.035

  • 解析: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介于1.075~1.090,红细胞及粒细胞在1.092左右,血小板在1.030~1.035。

  • [单选题]下列寄生虫病诊断中需用NaOH消化法处理痰液的是
  • 肺吸虫病

  • 解析:典型并殖吸虫病胸肺型患者的痰是果酱样,直接涂片镜检很容易查到虫卵,但在早期或轻症者,常只在痰内有小血块或血丝,则最好直接取带血部分痰涂片阳性率较高。如虫卵过少可以采用留12~24小时痰,加10%氢氧化钠溶液消化后沉淀浓缩检查,阳性率可以提高,同时也可以作虫卵计数。查痰同时亦应注意如有菱形结晶及多量嗜酸性粒细胞也有诊断意义。故正确答案为B。

  • [单选题]最早出现的抗体是
  • IgM

  • 解析:1.机体受抗原刺激后最早产生的抗体是IgM,若血清中特异性IgM类抗体含量增高,表明有近期感染,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

  • [单选题]下列关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叙述错误的是
  • 纤溶系统被抑制

  • 解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病理生理过程的一个中间环节。其特点是体内有血小板聚集,病理性凝血酶生成,纤维蛋白在微血管中沉积,形成广泛性微血栓。在此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血小板,使BPC减少和功能异常,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使凝血活性减低。同时,通过内激活途径发生了继发性纤溶亢进。因此E选项说法错误。

  • [单选题]下列检验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诊断价值,除外
  • 平均血小板体积减少

  • 解析: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消化内科(正高) 眼科(正高) 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中医妇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副高)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8) 护理学主管护师(代码:368)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外科) 内科主治 官方兽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