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C

肝包膜回声连续性中断 肝周围积液和腹腔游离积液

题目:有关真性肝破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肝破裂声像图可因损伤范围分三类:包膜下血肿型,肝包膜与肝实质之间出现梭形无回声区,后方组织回声增强,肝脏局部轻度隆起,肝实质有受挤压征象,随诊可发现动态变化过程;肝中央破裂型,实质轻度挫伤区出现不规则性回声增强(代表小片新鲜出血),局限性新鲜血肿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似回声增强型肿瘤,其周围肝组织回声不均匀;真性肝破裂型,肝包膜回声连续性中断,伴有伸向肝实质的无回声或低水平回声区,此征代表撕裂,患者往往由于病情危重,须急诊开腹手术探查。此外,真性肝破裂型可见肝周围积液和腹腔游离积液征象,此点为最常见的间接征象。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利用CDFI技术检测主动脉瓣口的流速时速度标尺应如何调节
  • 选择高速标尺

  • 解析:主动脉瓣口流速较高,为了较好显示瓣口处血流特点,应选用高速标尺。中低速标尺会使瓣口血流出现混叠。

  • [单选题]纵隔畸胎瘤好发部位是
  • 前纵隔

  • 解析:纵隔畸胎瘤瘤是常见的纵隔肿瘤之一,绝大多数位于前纵隔,多发于30岁以下的青壮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 [单选题]现代超声已应用全数字化技术,主要包括下列哪项内容
  • 以上均是

  • 解析:全数字化技术是指超声波的波束的发射与接收均采用数字形式,同时发射声波时采用多个开关电路形成延时。在信号的转换中使用A/D转换技术。

  • [单选题]肾窦结构中不包括以下哪项结构
  • 肾锥体

  • 解析:肾分为肾实质和肾窦两部分,实质厚1.5~2.5cm,肾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肾皮质位于浅层,占1/3,富于血管。肾髓质位于深部,占2/3,主要由肾小管结构组成。皮质有部分伸到髓质锥体之间,形成肾柱。髓质由15~20个锥体组成,肾锥体的基底朝向皮质,尖端顿圆,指向肾门。肾窦为肾盏、肾盂、肾动脉、肾静脉和脂肪等占据,脂肪充填于肾盂、肾盏和肾血管的间隙中。

  • [单选题]超声图像中,形成线状强回声的是
  • 皮肤

  • 解析:超声图像中,表皮包括表皮-耦合剂界面、真皮呈整齐的条状较强回声,它和下方的皮下组织境界清楚、层次分明。

  • [单选题]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分类中不包括
  • 干下型

  • 解析: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分类中包括:中央型、上腔型、下腔型、混合型。干下型为室间隔缺损的分型。

  •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数字波束形成器的优点
  • 采用电子聚焦技术,提高横向分辨力

  • 解析:从电子技术的角度看,波束形成器可以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模拟式采用模拟延迟线实现信号延迟,在波束合成后再转变成数字量,由计算机做进一步的处理。数字式则在接收的前段就将回波信号转变成数字量,用数字电路来实现信号的延迟与叠加,这是两种技术的根本区别。数字波束形成器的主要优点有:延迟精度高,加算精度高,加算系统的杂波少,采用电子聚焦技术,提高纵向分辨力,可以同时组成多重声波束,稳定性好,系统灵活性大。可以做加算以外的处理。其技术特点包括:①数字式超声发射聚焦,数字式接收聚焦延迟线,可把超声束聚焦在很狭小范围内,达到全程连续动态聚焦;②由模拟延迟线迭加聚焦变为时间型迭加聚焦,因此不随距离失真,减低旁瓣效应;③采用数字式延时,延迟量可分级变换;④数字式动态变焦,可改善声束主瓣与旁瓣的相对大小,抑制旁瓣,消除旁瓣伪像。

  • [单选题]超声在人体传播的平均速度约为1540cm/s,下列关于测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测量肝、胰、脾、肾的误差小

  • 解析:超声在人体传播的平均速度一般设定在1540m/s,但是有些组织的传播声速明显低于或高于此值。超声诊断仪测值对前者就会太大。而对后者就会太小、超声传播速度明显低于1540m/s的有大的脂肪瘤,传播速度明显高的有骨骼。为了避免测量误差,必须注意应用正确的超声测量技术,如超声垂直投射时测量。晶状体测量是存在误差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 推荐下载科目: 肾内科学(副高) 结核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1)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1) 口腔医学技术(师)(代码:205)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代码:105) 微生物检验技术(师)(代码:212)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颌面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正畸科) 中医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公卫执业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