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时MPV减低

题目:MPV变化的临床意义不正确的是

解析: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可用于鉴别血小板减低的原因:MPV增高,见于外周血血小板破坏过多所致血小板减少;MPV减低,见于骨髓病变所致血小板减低。也可用于评估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情况:局部炎症时,骨髓造血未抑制,MPV正常;败血症时,骨髓造血受抑制,MPV减低;白血病缓解时MPV增高;骨髓造血衰竭时,MPV和血小板计数持续减低。因此选项C说法错误,反应性血小板增多时MPV应增高。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白细胞形态描述正确的是
  • 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胞核多分两叶,胞质充满着粗大呈橘红色嗜酸性颗粒

  • 解析:本题考查对各种白细胞形态特征的掌握情况。A项中细胞胞浆颗粒粗大,橘红色颗粒充满胞浆的应该是嗜酸性粒细胞而非中性粒细胞;B项中淋巴细胞胞浆一般较少,嗜天青颗粒属于非特异性颗粒,一般出现在原粒或早幼粒中;C项中单核细胞胞核一般不规则,染色质呈条索状,不见核仁;E项中嗜碱性颗粒大小不均,分布不均。因此本题仅D项描述正确,最佳答案是D。

  • [单选题]棒状杆菌染色不均匀,出现节段染色或异染颗粒是因为胞质内含有较多的
  • RNA+多偏磷酸盐

  • 解析:白喉棒状杆菌用Neisser或Alber等染色使这些颗粒与菌体颜色不同,称为异染颗粒,主要成分是核糖核酸和多偏磷酸盐。

  • [单选题]Schick test的原理是
  • 毒素和抗毒素中和反应

  • 解析:锡克试验是通过皮内注射白喉外毒素来观察免疫力,其机制是机体内的抗毒素与白喉外毒素中和反应。

  • [单选题]酶促反应进程曲线可用于确定
  • 反应线性时间

  • 解析:本题考查酶促反应进程曲线的概念,要准确测定酶活性,必须了解不同酶反应速率和时间的关系,找出酶促反应速率恒定的线性时间,避开延滞期、非线性反应期。

  • [单选题]免疫细胞间的相互调节作用发生在免疫应答的哪一阶段
  • 三个阶段都有


  • [单选题]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见于
  • 口服避孕药

  • 解析:PAgT增高反映血小板聚集能力增强,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心绞痛、糖尿病、口服避孕药、高脂血症、瓣膜移植术等。

  • [单选题]长期保存病毒的方法是
  • -70℃冰箱保存

  • 解析:大多数病毒抵抗力弱,在室温中易被灭活,在4℃可保存数小时,长时间保存需置-70℃。

  • [单选题]下述不符合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演变规律的是( )
  • 染色质由粗糙至细致

  • 解析:血细胞发育过程形态演变规律中染色质变化为:由细致到粗糙,由疏松到紧密。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内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正高) 中药学(正高) 重症医学(副高) 卫生管理(副高) 输血技术(副高) 麻醉学主治医师(代码:347) 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5) 住院医师规培(整形外科) 核医学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