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EBV抗体阳性

题目: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确诊依据是

解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中血象、骨髓象异型淋巴细胞表现有提示作用,多数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部分患者可嗜异性凝集试验阴性,但血清学诊断以EBV抗体阳性对鉴别巨细胞病毒所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较高价值。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以细胞代谢变化作为增殖指征来检测细胞因子生物学活性的测定方法是
  • MTT比色法


  • [单选题]关于肝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是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理想的抗凝剂

  • 解析:肝素的抗凝机制为可加强抗凝血酶Ⅲ(AT-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具有阻止凝血酶形成,对抗凝血酶和阻止血小板聚集等多种作用。尽管肝素可以保持红细胞的自然形态,但由于其常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并可使涂片在罗氏染色时产生蓝色背景,因此肝素抗凝血不适合血液学一般检查。肝素是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理想的抗凝剂。

  • [多选题]类白血病反应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要点有
  • 类白血病反应可有明确的病因

    类白血病反应血象中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一般正常

    类白血病反应外周血成熟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出现中毒性颗粒和空泡

    类白血病反应没有染色体异常和BCR/ABL融合基因

  • 解析:1、常并发于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等疾病,因此有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 2.白细胞数很少超过50×109/L,嗜酸、嗜碱粒细胞一般不增多,中性粒细胞胞浆内常有中毒性颗粒和空泡。 3.脾大常不如慢粒显著。 4.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呈强阳性。 5.Ph染色体阴性。 6.原发病控制后,类白血病反应消失。

  • [单选题]在体外培养中仅能激发人类T细胞增殖的物质是
  • 植物血凝素


  • [多选题]以下关于MBL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能水解C4和C2分子

    是一种钙依赖性糖结合蛋白

    是肝细胞合成分泌的急性期蛋白

    能与细菌表面的甘露糖残基结合


  • [单选题]患儿男,3岁。因发热、多汗伴有烦躁、头痛、呕吐、下肢肌肉疼痛就诊,查体:皮肤发红,肢体感觉过敏,下肢出现不对称的肢体弛缓性瘫痪。该患儿的诊断应首先考虑
  • 脊髓灰质炎

  • 解析:脊髓灰质炎瘫痪型患者可依据肢体的弛缓性瘫痪特点作出诊断。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肾内科(正高) 麻醉学(副高) 儿童保健(副高) 血液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0) 肿瘤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1) 超声波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6) 营养(师)(代码:210) 广东药学专业初级 住院医师规培(儿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