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使某些凝血因子活性增高
题目:静脉采血时止血带压迫时间过长可引起( )
解析:静脉采血时止血带压迫时间不能过长,最好不超过半分钟,避免充血和血液中水分外渗,血中蛋白质等大分子浓度增加,使某些凝血因子活性增高。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有关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条件,哪项是不正确的
pH7.0
解析: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中磷酸盐缓冲液应配置成pH7.4系列低渗盐水溶液。
[单选题]具有保护Hb的巯基及红细胞膜作用的红细胞酶是
谷胱甘肽还原酶
解析:人体红细胞中谷胱甘肽的含量很多,这对保护红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巯基处于还原状态,防止溶血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可以保护血红蛋白不受过氧化氢氧化、自由基等氧化从而使它持续正常在发挥运输氧的能力。
[单选题]由TD抗原引起的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可以形成记忆细胞
解析:TI抗原刺激免疫应答不能形成免疫记忆,而TD抗原则能形成免疫记忆。
[单选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病人静脉放血治疗后可发生如下情况,除了
白细胞反跳性增高
[单选题]在生理情况下,小儿白细胞变化曲线中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两次交叉时间分别为
6~9d,4~5岁
解析:小儿的白细胞在第6~9d减至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随后淋巴细胞逐渐增多,婴儿期以淋巴细胞数为主(可达70%),2~3岁后,淋巴细胞逐渐减低,中性粒细胞逐渐增高,4~5岁两者基本相等,形成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2次交叉变化曲线,到青春期时与成人相同。
[单选题]下面关于准确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准确度可以以数字表达,它往往用不准确性来衡量
解析:准确度是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准确度不能以数字表达,它往往以不准确度来衡量。以不准确度的数据表达。在单次测量时,每个测量都会显示出某种不准确的程度,即它与真值的偏离。实际上,一个即使没有系统误差的测量系统也不可能产生准确的单次测量值,因为随机误差为零的几率是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