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假小叶形成
题目:女孩,16岁。3天来低热伴乏力、纳差、恶心、呕吐,来诊当日家长发现眼黄。出生时曾注射乙肝疫苗。实验室检查:ALT860U/L,TBIL120μmol/L。本病的病理特点不包括
解析:16岁患者,病程短,低热、乏力、纳差、恶心、呕吐伴黄疸。检查:ALT显著升高(正常值5~40U/L。),总胆红素升高(正常值3.4~17.1μmol/L),考虑黄疸型急性普通型肝炎,其病理变化主要有: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炎细胞渗出、毛细胆管腔内胆栓形成。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非特异性酯酶(+)。不被氟化钠抑制见于
急性旱幼粒细胞白血病
解析: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非特异性酯酶(-)或(+),不被NaF抑制,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非特异性酯酶(+)被NaF抑制。
[单选题]乳晕着色,乳晕上肥大皮脂腺形成小隆起
蒙氏结节
解析:妊娠早期黑格征是指双合诊检查发现子宫峡部极软,宫颈和宫体似不相连。妊娠时卵巢表面呈现小而散在的不规则红色突起称为蜕膜斑。乳晕着色,乳晕上肥大皮脂腺形成小隆起称为蒙氏结节。妊娠12~14周起,子宫出现不规则的无痛性收缩,特点为宫缩稀发、不规律和不对称,称为BraxtonHicks收缩。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是指妊娠仰卧位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心跳加快及不同程度血压下降,当转为侧卧位后,上述症状即减轻或消失的一组综合征。
[单选题]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时的首要处理措施是
拔除静脉导管,导管尖端送细菌培养
解析:考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时,先做输液袋内液体的细菌培养及血培养,丢弃输液袋及输液管,更换新的输液。观察8小时,若发热仍不退,则需拔除中心静脉导管,并做导管头培养。一般拔管后不必用药,发热可自退。若24小时后发热仍不退,则应选用抗生素。
[单选题]患儿,3岁。其母在牵拉患儿双手穿衣时,患儿突然大哭,诉左上肢疼痛,不肯用该手取物,其左上肢屈曲。则该患儿的诊断最可能的是
桡骨头半脱位
解析:桡骨头半脱位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其桡骨头发育尚不完全,环状韧带只是一片薄弱的纤维膜。当小儿的腕、手被向上提拉旋转时,肘关节囊内负压增加,桡骨头即向远端滑移,使薄弱的环状韧带或部分关节囊嵌入肱骨小头与桡骨头之间,取消牵拉力后,桡骨头不能回到正常解剖位置,而是向桡侧移位,形成桡骨头半脱位。
[单选题]男,73岁。吸烟、喝酒40多年,高血压病史10年。某年冬天起床时发现左下肢不能动,入院诊断为脑卒中。以下医生的建议不合理的是
告知患者天气太冷是引发该病的直接因素
解析:天冷并非为脑血管疾病的直接发病原因。
[单选题]慢性肾功能不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最主要的原因是
维生素D减少
解析:慢性肾功能不全可引起钙代谢紊乱,表现为钙缺乏和磷过多。低钙血症、高磷血症、活性维生素D缺乏等可诱发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肾性骨营养不良。因此本题选D。
[单选题]人格的核心部分受意识倾向性制约,能反映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本质属性的人格特征是
性格
解析: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主要人格成分是人格特征,它由能力、气质和性格组成,其中性格是人格特征的核心,受意识倾向性的制约,能反映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本质属性。人在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客观事物的种种影响,特别是社会环境的熏陶,通过认识、情感和意志活动在个体身上构成一定的态度体系,并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在个体的行动之中。客观现实中的各种事物不断地作用于人,而人总要对它表现出一定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久而久之,这种作用的效应便在个体的心理结构中保留下来,形成稳固的态度体系和与之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因此,性格是个人在活动中与特定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单选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典型皮肤损害为
面部蝶形红斑
解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典型皮肤损害为颊部红斑,分布在两颧突出部位,形似蝶形,又称蝶形红斑。因此选C。
[单选题]阿昔洛韦药理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具有抗DNA病毒的作用
解析:阿昔洛韦是抗病毒药,主要对疱疹病毒,特另0是对单纯疱疹病毒(HSV)Ⅰ型及Ⅱ型作用最强,对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亦有抑制作用,对巨细胞病毒(CMV)仅高浓度才能抑制。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