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D

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不是统治阶级内部某党派、集团或其成员的个人意志 法律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或根本意志

题目:某国议员提出的法案在议会中由于反对党的反对而未获通过,这说明( ).

解析:CD在阶级社会中,法总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但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内部某党派、集团或其成员的个人意志。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诚实作为一种优良品质,在道德上历来是备受推崇的。但是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常常
  • 对诚实的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常常相互背离,但是被政治或经济否定的诚实其主体所遭受的困境可以从道德或精神的肯定中得到弥补

  •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以这段话主旨的把握,A项概括得最为准确也最全面。B项是只是文中所举的一个例子,不能作为段落的中心意思;C项与原文不符,原文是说“往往是否定的”,而并非“一定是否定的”;D项原文中没有提到。

  • [单选题]什么地方被称为“奥林匹克之都”?( )
  • 洛桑

  • 解析:瑞士洛桑被称为“奥林匹克之都”,这是因为国际奥委会的总部设在此处。但洛桑并非国际奥委会总部的初设地点,最初设立地点是巴黎,顾拜旦在巴黎的住所是国际奥委会的总部。第一次世界大战,整个法国硝烟弥漫。1915年四月总部迁往中立国瑞士的洛桑。

  • [单选题]“理想好比泥土中生长出来的花。它虽生长在泥土中,但又不是泥土。”这一形象的比喻说明( )。
  • 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 解析:理想“生长在泥土中”说明理想来源于现实,但“又不是泥土”说明其又高于现实。

  • [单选题]办案民警柳某接受犯罪人家属的贿赂10000元,在立案情况中将犯罪人李某的年龄由18周岁改成16周岁,企图在审判时使李某获得从轻处罚的可能。那么,柳某( )。
  • 构成受贿罪


  • [单选题]王某与赵某2000年5月结婚。2001年7月,王某出版了一本小说,获得20万元的收入。2002年1月,王某继承了其母亲的一处房产。2002年2月,赵某在一次车祸中,造成重伤。获得6万元赔偿金。在赵某受伤后,有许多亲朋好友来探望,共收礼1万多元。对此。下列哪一表述是不正确的?( )
  • 赵某接受的礼品归赵某个人所有

  • 解析:《婚姻法》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 [单选题]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
  • 天然气

  • 解析:显然天然气不是“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有待推广”的一种能源。本题答案为C。

  • [多选题]意思表示应该包括哪些构成要素?( )
  • 表示行为

    目的意思

    效果意思

  • 解析:ABD【解析】本题考查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根据通说三要素说,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是目的意思、效果意思、表示行为,所以A、B、D正确。主体适格是评价意思表示的法律效力的要素,不是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

  • [单选题]关于危害结果的相关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 甲男(25岁)明知孙某(女)只有13岁而追求她,在征得孙某同意后,与其发生性行为。甲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 解析:危害结果是危害行为对法益所造成的实际侵害,它具有因果性、侵害性、现实性、多样性和规范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为人不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问题的批复》规定,行为人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而与其发生性关系,不论幼女是否自愿。均应依照刑法第236条第2款的规定,以强奸罪定罪处罚。《刑法》第236条第2款规定,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所以A项所述的甲的行为是侵害了孙某的合法权益,已经造成了实际损害,所以A是错误的,应选。《刑法》第129条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B项中警察乙虽然在其枪支丢失后没有及时报告。但是清洁工捡到枪支后立即上交,没有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后果,没有对法益造成实际侵害,所以8的说法是正确的,不应当选。《刑法》第262条规定,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C项中丙诱拐5岁孤儿离开其监护场所(孤儿院),尽管该孤儿在丙的养育下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但丙的行为仍然触犯了《刑法》第262条的规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C项的说是正确的,不应当选。《刑法》第196条规定,恶意透支的,按信用卡诈骗论,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D项中丁某的行为并没有构成对法益的实际侵害,没有造成危害后果,所以D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应当选。

  • 推荐下载科目: 警察招考 公选 省考公务员 事业单位 选调生 特岗教师 三支一扶 国家电网 事业单位工勤人员 环保局考试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