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
正确答案 :B
肝脏
[单选题]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 )
正确答案 :B
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
[单选题]1996年共发生200例某病病人,在1996年年初已知有800例病人,年内因该病死亡40例,年中人口数1000万,如果该病的发生和因该病死亡的事件均匀分布在全年中,则:1996年该病的发病率(1/10万)是( )
正确答案 :E
2.0
[单选题]在Visual FoxPro中,在DOWHILE...ENDDO循环结构中,EXIT命令的作用是( )
正确答案 :E
终止循环,将控制转移到本循环结构ENDDO后面的第一条语句继续执行
解析:EXIT命令的作用是退出循环。按照程序顺序执行的原则,退出循环后,将跳转到循环语句后的第一条语句继续执行。
[单选题]对某地200名16岁中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发现近视者的人数为54人,该资料属于( )
正确答案 :C
计数资料
[单选题]钩虫病的传播途径是
正确答案 :D
经土壤传播
解析:1.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温暖、潮湿、荫蔽、含氧充足的疏松土壤中发育为丝状蚴。丝状蚴从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农田作业是感染的重要来源。
[单选题]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第1户,随后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户的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称为
正确答案 :B
系统抽样
解析:系统抽样又称机械抽样,是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若干单位抽取一个单位的抽样方法。
[单选题]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正确答案 :E
以上均是
解析:本题考点为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流行病学是以疾病的分布为起点来认识疾病的,即通过收集、整理并考察有关疾病在时间、空间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去揭示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在此基础之上,利用流行病学特有的分析性、实验性研究方法去探索和验证病因。在对疾病的病因有一定认识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目的。与此同时,流行病学不断总结各种实践经验,提炼疾病防制成果,借鉴其他学科的先进技术,创造并发展了流行病学自身特有的方法。
[单选题]对间日疟患者进行血疫检查的适宜采血时间是
正确答案 :B
发作后数小时至10余小时
解析:在间日疟疾发作开始时,受染红细胞较少,而在数小时至10余小时期间,患者血液中可发现疟原虫红细胞内期的各期发育,此时采血最为适宜。
[单选题]下列关于慢性病流行趋势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C
我国的慢性病主要由营养不良引起的
[单选题]免疫细胞包括
正确答案 :E
干细胞系、淋巴细胞系、单核-巨噬细胞系、粒细胞系、红细胞、血小板
解析:免疫细胞都来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多能造血干细胞最初分化为定向干细胞,其中淋巴样干细胞继续分化为B细胞、T细胞、NK细胞和淋巴系DC;髓样干细胞发育为CFU-GEMM细胞,并进一步分化为红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髓系DC。因此,免疫细胞的广义概念可以包括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系、单核-巨噬细胞系、粒细胞系、红细胞及肥大细胞、血小板和DC等。
[单选题]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体是
正确答案 :C
埃博拉病毒
解析:研究人员从病人体内分离到病毒,因其流行于刚果(金)北部的Ebola小河流域,故命名为埃博拉病毒。
[单选题]T淋巴细胞定位在
正确答案 :E
淋巴结副皮质区
解析:外周免疫器官中,T细胞定位于淋巴副皮质区,位于滤泡区和髓质交界处,新生小鼠胸腺摘除后,此区严重缺乏细胞。在脾脏白髓中央小动脉周围,相当于淋巴结的副皮质区,是T细胞聚集的部位。
[单选题]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
正确答案 :D
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解析:根据特定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情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进行人群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控制以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此为计划免疫。
[单选题]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特点包括
正确答案 :E
以上都是
解析:接种异常反应是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单选题]CD3和CD4抗原存在于
正确答案 :B
Th1和Th2细胞
解析:成熟的T淋巴细胞上都表达CD3分子,而Th细胞(Th1和Th2)表达CD4分子,Tc和Ts表达CD8分子。B淋巴细胞不表达CD3和CD4分子,巨噬细胞不表达CD3分子。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