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完全性抗体

题目:不符合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特征是( )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贫血患者,轻度黄疸,肝肋下2cm。检验:血红蛋白70g/L,网织红细胞8%;血清铁14.32μmol/L(80μg/dl),ALT正常;Coombs试验(+)。诊断首先考虑为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解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一般伴有黄疸、肝脾肿大、网织红细胞增高,Coombs试验(+)。

  • [单选题]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3型)特有的遗传学标志是
  • t(15;17)

  • 解析: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3型)的细胞遗传学分型是t(15;17)。

  • [单选题]在双位点ELISA实验时,造成抗原测值低于实际含量的常见原因是
  • 待测物过浓

  • 解析:钩状效应是指由于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而导致假阴性的现象,其中抗体过量叫做前带效应,抗原过量叫做后带效应。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时,生成结合物的量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无论在一定量的抗体中加入不同量的抗原或在一定量的抗原中加入不同量的抗体,均可发现只有在两者分子比例合适时才出现最强的抗原一抗体反应。

  • [单选题]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出现的沉淀现象称为( )
  • 带现象

  • 解析: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时,生成结合物的量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当抗原抗体分子比例合适时,结合充分,沉淀物形成快而多,称为抗原抗体反应等价;若抗原或抗体极度过剩时,则无沉淀形成,称为带现象;抗体过量时称为前带,抗原过剩时,称为后带。

  • [单选题]放射线损伤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不会出现的是
  • 中毒颗粒

  • 解析:中毒颗粒是中性粒细胞中的异常形态。

  • [单选题]目前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不包括
  • 血浆支链氨基酸增加的氨基酸失衡学说


  • [单选题]下列哪种细菌需4~8周培养才能长出可见菌落
  • 结核杆菌

  • 解析:结核分支杆菌生长缓慢,培养期长。37℃需要4~8周后才能看到菌落。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康复医学(副高) 耳鼻咽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6) 中医全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2) 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1) 中医肛肠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7) 口腔医学技术(中级)(代码:375)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6) 口腔助理医师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医学检验(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