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额纹消失,不能蹙眉

题目:贝尔面瘫与中枢性面瘫相鉴别的重要临床表现是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
  • 解离的少,再吸收多,排泄慢

  • 解析:弱酸性药物,在酸性体液中或弱碱性药物在碱性体液中,药物的非离子型部分较多,较易转运进入组织细胞。反之,弱酸性药物在碱性体液或弱碱性药物在酸性体液中,则药物离子型部分较多,难以进行分布。因此改变体液的pH可以明显影响药物的跨膜转运。临床上当弱酸性药物(如巴比妥类)过量中毒时,常碱化血液和尿液,以加速药物从肾排泄。

  • [单选题]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控制混杂偏倚不应采用下列哪条措施
  • 选择尽可能多的条件加以匹配

  • 解析: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通过匹配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控制混杂偏倚的目的。若匹配因素过多,可能造成匹配过头,降低研究效率,甚至可能低估暴露对效应的作用。题中其他备选答案项均能起到控制混杂偏倚的作用。

  • [单选题]与药物的过敏反应有关的是
  • 遗传缺陷


  • [单选题]患者男,27岁,因发热可疑伤寒于3日前入院。入院时血液细菌培养阴性,肥达反应TO1:80,FH1:800为确诊应进一步检验的最佳方案是
  • 骨髓细菌培养及再次肥达反应

  • 解析:肥达反应系应用已知伤寒沙门菌的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与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进行半定量凝集试验。在一般地区人群中,O凝集滴度(TO)≥1:80,H凝集滴度(TH)≥1:160有诊断意义。伤寒发病2周后,血清滴度明显增高,如在发病后期或恢复期TO和TH滴度较发病初期达4倍增高者亦有诊断意义。伤寒于发病1~3周时取骨髓液标本或发病1周内取血清标本,进行伤寒沙门菌培养的检出率高。于发病2周后进行粪便及尿液的伤寒沙门菌培养,检出率较高。检验血清Vi抗体,是对伤寒慢性带菌者的辅助诊断手段。因此,本例为处于发病初期的可疑伤寒患者,首次肥达反应滴度不高,宜复查肥达反应,观察是否有滴度增高,尤其是否有4倍增高;同时,应进行骨髓液或血液细菌培养,以便确诊。因此本题应选A。

  • [单选题]引起移植排斥反应最重要的抗原是
  • HLA抗原


  •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妇科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正高) 核医学(正高) 传染病学(副高) 精神病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6) 微生物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4) 妇产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1) 中药学(师) 助产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