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二甲双胍
题目:
男,40岁。体检发现空腹血糖升高2个月。2次查空腹血糖分别为7.8mmol/L,7.4mmol/L无口干、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查体:身高170cm,体重90kg,BMI31.1,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HbA1c7.8%。
解析:空腹血糖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7.8%,BMI 31.1,可诊断为糖尿病肥胖患者,降糖服药首选二甲双胍。二双胍不影响胰岛素分泌,主要通过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抑制葡萄糖异生、降低肝糖原输出、延迟葡萄糖在肠道吸收,由此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主要用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D对)阿卡波糖阿卡波糖抑制人体消化道对糖类的吸收(E错)。吡格列酮属胰岛素增敏剂,可调节许多控制葡萄糖及脂类代谢的胰岛素相关基因的转录(A错)。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适用于1型糖尿病(C错)。格列本脲要作用是刺激胰岛释放更多胰岛素(B错)。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肝破裂的临床特点中,正确的是
有时可出现呕血或黑粪
解析:肝破裂在各种腹部损伤中占16%~20%,肝被膜下破裂也有转为真性破裂的可能,中央型肝破裂则更易发展为继发性肝脓肿。可能有胆汁溢入腹腔,故腹痛和腹膜刺激征较为明显。血液有时可能通过胆管进入十二指肠而出现黑粪或呕血。
[单选题]新生儿败血症早发型的致病菌是
大肠杆菌
[单选题]男,40岁。左肾盂结石1.5cm,静脉尿路造影显示左肾功能正常,逆行肾盂造影证实左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开放手术取石+肾盂输尿管成形
解析:由于该结石位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的地方,所以应开放手术取石,并肾盂输尿管成形。
[单选题]女,38岁。右膝内侧逐渐隆起伴隐痛半年。X线片示:右胫骨干骺端有一破坏区,边缘呈膨胀性改变,中央有肥皂泡样阴影。诊断首先考虑
骨巨细胞瘤
解析:骨巨细胞瘤是一种潜在恶性或介于良、恶性之间的溶骨性肿瘤。好发年龄20~40岁,女性多于男性,好发部位为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主要症状为疼痛和肿胀,局部包块压之有乒乓球样感觉和压痛。X线主要表现为骨端偏心位溶骨性破坏而无骨膜反应,病灶骨皮质膨胀变薄,呈肥皂泡样改变,故选B。
[单选题]炎症时白细胞释放的介质是
血管活性胺
解析:参与和介导炎症反应的化学因子称为化学介质或炎症介质。包括①细胞释放的介质:如血管活性胺、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血小板激活因子、细胞因子、活性氧和一氧化氮、白细胞溶酶体酶、神经肽;②血浆中的炎症介质如激肽系统、补体系统、凝血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其中血管活性胺包括组胺和5-羟色胺,组胺主要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5-羟色胺主要存在于血小板中。
[单选题]下列可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的因素是
肾血浆流量增多
解析: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因素包括有效滤过压、滤过膜的通透性和面积、肾的血浆流量。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有效滤过压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血浆胶体渗压升高、肾小囊内压升高、毛细血管压降低都使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本题答案为B。
[单选题]室间隔缺损时不会出现的是
右房增大
解析:室间隔缺损为心室水平分流,不导致右心房血流负荷增加,故不出现右心房增大。
[单选题]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最常见于
二尖瓣狭窄
解析: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最常见于二尖瓣狭窄。
[单选题]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病例中,造成胃、回肠、空肠穿孔后,在手术治疗中,修补的顺序为
回肠、空肠、胃
解析:原则上是先处理出血性损伤,后处理穿破性损伤;对于穿破性损伤,应先处理污染重的损伤,后处理污染轻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