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瘀血发热

题目:午后或夜间发热,伴身体有固定痛处或肿块,舌有瘀点瘀斑,内伤发热证属

解析:血瘀发热,主症:午后或夜晚发热,或自觉身体某些部位发热,口燥咽干,但不多饮,肢体或躯干有固定痛处或肿块,面色萎黄或晦暗,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治宜活血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是( )
  • 夜尿频多


  • [单选题]“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体现的阴阳关系为
  • 阴阳互根

  • 解析: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果由于某些原因,阴和阳之间的互根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死亡。

  • [单选题]多发生脊柱前凸的部位是
  • 腰椎

  • 解析:脊柱前凸多发生于腰段,见于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髋关节结核及髋关节后脱位等。

  • [单选题]乙脑通过( )
  • 吸血节肢动物传播


  • [单选题]心火亢盛证的舌象表现是( )
  • 舌尖红绛


  • [单选题]下列病证中不宜使用"下法"治疗的是( )
  • 痞块


  • [单选题]患者,男,57岁。冠心病病人。发生急性剧烈胸痛后,血CPK明显升高,颈静脉充盈,肝大,血压下降至80/40mmHg。首选的诊断是
  • 急性右心梗死


  • [单选题]用海藻治疗瘿病的最早记载见于
  • 《肘后备急方》

  • 解析:《肘后备急方》最早记载海藻治疗瘿病。

  • [单选题]患者,女,43岁。入院时诊断为肠痈。现腹皮挛急,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胀,恶心呕吐,大便不爽,次数增多,小便频数,时时汗出,皮肤甲错,两目下陷,口干而臭,舌红苔黄燥,脉细数。其证候是
  • 阳明腑实,热盛伤阴

  • 解析:多种原因损伤肠胃,导致肠道传化失司,气滞血瘀,瘀久化热,热胜肉腐而成痈肿,热盛伤阴,故见皮肤甲错,两目下陷,舌红脉细数均为热盛伤阴之证。治法为通腑排脓,养阴清热。方药为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加减。故答案选B。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小儿内科(正高) 中医内科学(正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正高) 康复医学技术(正高) 理化检验技术(副高) 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7) 中医护理中级职称(代码:374)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职称(中药学类)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肿瘤科) MRI技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