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查找传染源

题目:关于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描述,错误的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肾穿刺电镜标本的固定液和其浓度是
  • 2.5%戊二醛固定液


  • [单选题]关于DNA碱基组成的规律正确的是
  • [A]=[T],[C]=[G]

  • 解析:Chargaff规则:DNA分子的组成中:①嘌呤碱与嘧啶碱的摩尔数总是相等:A+G=T+C且A=T,G=C;②不同生物种属的DNA碱基组成不同;③同一个体的不同器官、不同组织的DNA具有相同的碱基组成。

  • [单选题]可鉴别平滑肌肿瘤和纤维组织细胞瘤的标志物为
  • laminin

  • 解析:CK和EMA均为上皮性标志物;Vimentin为间叶组织标志物;calretinin为间皮细胞肿瘤标志物。laminin为基底膜标志物,在平滑肌肿瘤可呈阳性反应,在纤维组织细胞瘤多阴性表达,因此可用来鉴别平滑肌肿瘤和纤维组织细胞瘤。

  • [单选题]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法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不正确的是
  • Ⅴ型胶原纤维:排列疏松,显示强的双折光性,呈绿色


  • [单选题]肿瘤DNA倍体图像分析,关于确定标准二倍体细胞的最佳选择是
  • 该肿瘤起源的正常细胞

  • 解析:应用与肿瘤起源相同的正常细胞或所研究细胞的正常态作为测算时的标准二倍体细胞。可将标准二倍体细胞与正常对照的细胞统一起来,也使肿瘤细胞的DNA倍体这一概念的针对性更强,即为针对肿瘤起源细胞的二倍体,避免因使用不同正常细胞作为标准二倍体细胞在测算中所产生的偏差。

  • [单选题]关于坏死的说法,正确的是
  • 损伤不能再恢复

  • 解析:坏死出现则损伤不可恢复。核的变化依据损伤因子强弱可表现为:损伤因子较弱时,核的改变可顺序发生: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损伤因子强烈时,可先发生染色质边集后即进入核碎裂,也可由正常的核迅速发生溶解。坏死细胞胞质红染是由于胞质嗜碱性物质核蛋白体减少或丧失而致。在凝固性坏死,组织细胞轮廓并不立即消失,而是较长时间的保存。坏死的形态学改变通常在组织、细胞死亡后数小时至10小时以上才出现。

  • [单选题]关于肺的描述正确的是
  • 内侧面中央凹陷称肺门

  • 解析:内侧面中央凹陷称肺门,其他都不对。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妇科学(正高) 超声医学(正高) 内科护理(正高) 结核病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副高) 职业卫生主治医师(代码:363) 药学(士)(代码:101) 公卫医师定期考核 公共卫生管理 中药学(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