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2~3周后

题目:新生儿乳腺肿大多于何时消退

解析:无论男婴或女婴,在生后几天内都可能出现乳房肿大和泌乳,特别是生后5~7天更加明显,像蚕豆或核桃大小,乳头周围乳晕区发黑,还可发现乳头流出乳白色或淡黄色液体。一般2~3周可自行消失。故选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男,62岁。9天前因食管下段癌行左侧开胸。今日开始进流食后突发高热。体温39.2℃,胸部X线示左侧胸腔液气平面,该患者目前最可能的问题是
  • 吻合口瘘

  • 解析:患者发热,左侧胸腔液气平面,最可能考虑为吻合口瘘引起,中期瘘发生于术后4~14天,以一周左右最为常见,发生原因较为复杂,如吻合口局部缝线感染、组织切割坏死、术后胸腔积液未及时处理、肺膨胀不全、组织愈合能力欠佳、剧烈频繁的咳嗽、胸胃扩张、胃排空障碍、胃自身重力对吻合口的牵拉等。

  • [单选题]女,18岁。间断排黏液脓血便伴发热2个月,大便10余次/日,体温波动在380℃~39.5℃广谱抗生素治疗1周后症状无好转,结肠镜检查示:全结肠弥漫性充血、糜烂、伴溃疡形成首选的治疗是
  • 应用糖皮质激素

  • 解析:全结肠弥漫性充血、糜烂、伴溃疡形成是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特点。

  • [单选题]女,24岁。自然分娩后,宫缩乏力,阴道有活动出血流出。查体:BP80/56mmHg,P130次/分。估计失血量达
  • 800~1600ml

  • 解析:该患者是产后并发失血性休克,根据血压明显下降与脉搏明显加快,患者已处于休克失代偿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估计失血量占总血量的20%~40%,即800~1600ml。

  • [单选题]急性起病的神经系统疾病有
  • 血管病变

  • 解析:神经系统常见病因中,造成神经系统急性或亚急性损害的病因为外伤、血管病变、感染、中毒;缓慢起病造成的神经损害的病因为肿瘤、退行性变(老年性痴呆、神经系统变性)、遗传代谢病,所以本题的标准答案为E。

  • [单选题](2007)不属于临产后正常宫缩特点的是
  • 规律性

  • 解析:临产后的正常子宫收缩具有以下特点: 1.节律性:宫缩具有节律性是临产的标志。随着产程进展,宫缩持续时间逐渐延长,间歇期逐渐缩短。宫缩强度随产程进展也逐渐增加。宫缩的节律性对胎儿有利。 2.对称性:正常宫缩起自两侧子宫角部,以微波形式迅速向子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然后以每秒约2cm速度向子宫下段扩散,约15秒均匀协调地遍及整个子宫,此为子宫收缩的对称性。 3.极性:宫缩以子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则逐渐减弱,此为子宫收缩的极性,子宫底部的收缩力的强度是子宫下段的2倍。 4.缩复作用:每当宫缩时,子宫体部肌纤维短缩变宽,收缩之后肌纤维又重新松弛,但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长度,经过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这种现象称为缩复。

  • [单选题]男,27岁。腹痛伴恶心6天。6小时前脐周疼痛伴呕吐,继而右下腹疼痛逐渐加剧。査体:右下腹部可触及一直径约5cm肿块,界不清,明显触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 阑尾周围脓肿

  • 解析:急性阑尾炎化脓坏疽时,大网膜可移至右下腹,将阑尾包裹并形成粘连,出现炎性包块或形成阑尾周围脓肿。   【该题针对“急性阑尾炎”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普萘洛尔与硝酸酯类合用治疗心绞痛的协同作用是
  • 减低心肌耗氧量

  • 解析:β受体拮抗药和硝酸酯类合用治疗心绞痛,宜选用作用时间相近的药物,通常以普萘洛尔与硝酸异山梨醇酯合用。两药能协同降低耗氧量,同时β受体拮抗药能对抗硝酸酯类所引起的反射性心率加快和心肌收缩力增强,硝酸酯类可缩小β受体拮抗药所致的心室容积增大和心室射血时间延长,两药合用可互相取长补短,合用时用量减少,副作用也减少。但由于两类药都可降压,如血压下降过多,冠脉流量减少,对心绞痛不利。

  • [单选题]心房颤动时f波的频率为
  • 350~600次/分

  • 解析:心室率快而不规则,多在120~180次/分,节律绝对不整齐,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绌(脉率少于心率),当心室率低于90次/分或高于150次/分时,节律不规则可不明显。f波的频率为350~600次/分。

  • 推荐下载科目: 肾内科(正高) 胸心外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副高)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代码:107) 辽宁初级药士 住院医师规培(整形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麻醉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颌面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康复科) 临床营养(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