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
题目:男,52岁。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5年,近7日出现腹胀,呕吐。经X线钡餐检查诊断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梗阻。最适宜的手术方式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下述消化性溃疡的特点错误的是
患者均有上腹痛
出血后疼痛的节律性消失
解析:消化性溃疡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局限于上腹部的腹痛,故C错。胃溃疡的局限性疼痛多位于剑下正中或偏左;起病多缓慢,病程长达数年或数十年,疼痛多在餐后1/2~2小时发作,经1~2小时胃排空后缓解,其规律是进食→疼痛→缓解。当溃疡较深,特别是穿孔性者,疼痛可涉及背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早餐后1~3小时开始出现上腹痛,如不服药或进食则要持续至午餐后才缓解。食后2~4小时又痛,也须进餐来缓解。其规律疼痛→进食→缓解。约半数患者有午夜痛,病人常可痛醒。故AB对。出血后上腹部疼痛减轻或消失。故D错。与精神情绪、治疗反应等有关。故E正确。
[单选题]关于食道下段括约肌(LES)的结构与功能,下面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一过性LES松弛不发生于正常人
解析:LES是指食管末端约3—4cm长的环形肌束(A),正常人休息时LES压力为10~30mmHg(E)。为一高压带,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B)。一些因素可影响LES压力降低,如腹内压增高及胃内压增高均可影响LES压相应降低而导致胃食管反流(D)。正常人在吞咽时LES松弛,食物得以进入胃内。一过性LES松弛(TLESR)与吞咽时引起的LES松弛不同,无先行的吞咽动作和食管蠕动的刺激,松弛时间更长,LES压的下降速率更快,LES的最低压力更低。正常人也有TLESR,但较少。
[单选题]经醋酸溶液沉淀的血浆优球蛋白组合中不包含的物质是
纤溶抑制物
[单选题]消化性溃疡发生的基本原理是
损害因素增强,保护因素削弱
[单选题]关于腮腺的概念,错误的是
腮腺导管开口相当于上颌第一磨牙对面的颊黏膜上
[单选题]关于胃癌的X线征象,最有价值的是
充盈缺损
解析:胃癌瘤体凸向胃腔,表现为较大而不规则的充盈缺损。
[单选题]支配瞳孔缩小的神经是
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