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益气养阴,利水消肿

题目:小儿水肿气阴两虚证的治法是( )

解析:小儿水肿气阴两虚证常出现在病程较长者中,或出现在阳水后期,或出现在阴水初期。正气不足,肺脾气虚,邪少虚多,故浮肿不著,或仅见面目浮肿。面色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均为气虚之征。脾虚运化失职,则纳少便溏;肺虚卫表失固,则易出汗,易感冒。所以小儿水肿气阴两虚证的治法是:益气养阴,利水消肿。本题选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男,33岁。右下肢麻木、发凉、怕冷2年,每行走约1km需停下休息。体查:右下肢皮温较对侧低,色泽苍白,右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诊断考虑为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 解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于寒冷季节,以20~40岁男性多见;常先一侧下肢发病,继而累及对侧,少数患者可累及上肢;患者多有受冷、潮湿、嗜烟、外伤等病史。

  • [单选题]下列关于劳逸损伤与疾病发生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久思伤心

  • 解析: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故选择D。

  • [单选题]惊悸与怔忡的鉴别要点是
  • 惊悸发生多与情绪有关,怔忡无精神因素亦可发生

  • 解析:惊悸应当与怔忡鉴别。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惊悸发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病势轻浅,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等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白控,活动后加重,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病来虽渐,病情较重,不发时亦可兼见脏腑虚损症状。心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

  • [单选题]水肿并见恶寒发热,肢节酸楚,脉浮,治疗主方为
  • 越婢加术汤

  • 解析:由本题可知为水肿之风水相搏证。风水相搏证,证,见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滑数。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如水肿较甚,亦可见沉脉。治宜疏风清热,宣肺行水。方用越婢加术汤加减。

  • [单选题]患者男,70岁。右侧耳后肿块4个月,肿块增长较快,中央变软破溃,溃后渗流血水,状如翻花,并向四周漫肿,伴发热、消瘦,舌质红,苔黄,脉数。治疗首选的方药是
  • 黄连解毒汤合化坚二陈丸

  • 解析: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右侧耳后肿块4个月,肿块增长较快,中央变软破溃,溃后渗流血水,状如翻花,并向四周漫肿诊为失荣,伴发热、消瘦,舌质红,苔黄,脉数均为肝郁痰凝证之征象,治以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方用黄连解毒汤合化坚二陈丸。

  • [单选题]《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多食酸"则( )
  • 肉胝皱而唇揭

  • 解析:《素问·五藏生成篇》又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脉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刍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 [单选题]下列各项,属阴道后穹隆穿刺的指征是
  • 患者处于休克期,临床怀疑腹腔内出血

  • 解析:A后穹隆穿刺的适应证有:明确子宫直肠凹陷积液性质,明确贴近阴道后穹隆的肿块性质。

  • 推荐下载科目: 内分泌(正高) 血液病学(副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副高) 公卫主治医师(代码:362) 健康教育主治医师(代码:365) 输血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0)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职称(中药学类) 辽宁省主管中药师) 口腔助理医师 乡村医生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